达索系统(巴黎泛欧证券交易所:FR0014003TT8,DSY.PA)宣布,在埃菲尔铁塔建成130多年后,达索系统对该地标性建筑进行了重新构想,并由此向世人展示虚拟环境如何推动城市和基础设施转型,打造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建造未来(Building Tomorrow)”项目汇集了达索系统多个行业的专家团队,他们采用3DEXPERIENCE平台设计构建出低碳、循环再生版埃菲尔铁塔,以应对城市化进程加速、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等重大可持续发展挑战。该项目旨在展示公共机构、工程师、建筑师、物流专家和建筑商如何以新的方式开展协作,实现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循环经济,从而在各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以建筑师Nicolas Laisné的独家设计为起点,该团队使用3DEXPERIENCE平台创建一个虚拟孪生的埃菲尔铁塔——一个由 18,038棵树(对应埃菲尔铁塔金属部件数量)、5500平米(59,202 平方英尺)的温室和花园大棚、451种植物等共同组成的垂直花园。该团队通过体验来自整个价值链实时的、数据驱动洞察的虚拟孪生,证明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可以通过所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作设计、优化运营、资源管理、低碳材料制造、可持续物流规划和产品化建造,来提高建设的可持续性。
例如,“建造未来”团队分析了不同施工场景(如新塔的高度)在阴影、气流和热力方面对邻近地区造成的影响,并对塔上植被用水量进行了建模。此外,团队还在不影响钢材强度和性能的情况下优化了结构用钢的采购、运输和制造工艺,将制造业的产品化理念应用于设计建造过程中。达索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估解决方案在团队战略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使他们能够为整个生命周期(从采购原材料到交付成品)的每个流程进行环境影响评分。
“建造未来”项目,包括两米高(6英尺6英寸)、3D打印的铁塔复制品,已于2022年11月15日至1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智慧城市大会的达索系统展台上展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主要用英语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竟能自发学会处理其他语言任务,无需明确教学。这种跨语言迁移能力随模型规模增大而显著提升,通过形成"通用语义空间"实现不同语言间的知识迁移。研究为降低多语言AI开发成本、支持资源稀缺语言提供了新途径,但仍面临性能不均衡、文化适应性等挑战。
从金冠到雅客、友臣、蜡笔小新,这些曾风靡小卖铺与超市货架的老牌零食厂商,一度因渠道滞后、品牌老化而淡出人们视野。而如今,它们在拼多多上正迎来一场集体复兴。
阿姆斯特丹大学与Salesforce合作开发的奖励引导推测解码(RSD)技术,通过让小模型处理简单任务、大模型解决复杂问题的智能分工,在保持推理准确率的同时大幅提升计算效率。该技术在数学推理等任务中表现出色,计算量最多可减少75%,为AI应用的普及和成本降低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