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5月24日 北京消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在航空领域的普及应用,正推动全球民航进入“智慧民航”时代。这一趋势在为民航业提供发展动能的同时,相应地促使政府、航空企业、设备供应商和基础设施所有者等相关方,就技术整合、系统流程优化等方面共同探索,进一步推动民航的高质量发展。
助力中国智慧民航建设
在上周举行的2019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这一课题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作为中国航空业的长期合作伙伴,GE在中国已与东航、中国商飞、昂际航电、长龙航空、厦门航空5家客户签署了航空数字化合作协议,并就“智慧民航”发展做出了有益尝试。GE航空集团基于庞大的装机量,实时监测并应用数字化工具分析比对海量发动机数据,在产品进入成熟期之前发现潜在问题,提高机队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在发动机健康管理方面,GE通过数据分析对发动机检修进行预测性判断,提高在翼时间,降低维护成本。与此同时,GE航空集团及其合资企业还在航电领域推出了开放式机载互联平台等先进解决方案,为航空的进一步智能化打下基础。
GE航空集团在全球有两个机队支援中心,一个位于总部美国的辛辛那提,另一个就在上海。这两个中心为服役中的约36000台GE及其合资企业的发动机进行24x7的监控及诊断,从而做出预测和判断。此外,GE航空集团还为中国客户推出了多套数字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发动机性能和滑油使用信息,提前识别和抓取发动机滑油渗漏风险,避免因此造成的空停和换发;引入深度学习的理念,对航材管理的复杂场景进行建模,并学习最优的库存调配和补充策略,通过建议航材的站点布局、采购数量和采购节点,极大改进了航材的保障率并优化库存;运用人工智能学习发动机部件孔探检测图片中的损伤特征,从而自动识别孔探视频中的损伤。由此降低了由于孔探漏检造成故障停飞风险,规范了孔探操作,也提高了孔探检查的机队覆盖率。降低发动机部件孔探漏检风险并规范操作。
共享数字化和运营知识
不仅是在中国,GE已在全球的多个市场就“智慧民航”的建设有不少成功实践。比如目前应用于阿联酋航空的GE维护软件ABM,通过收集和分析发动机运行数据,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减少了突发状况和紧急维修的发生率。同时,配合GE在迪拜的中东航空技术中心工程师们,借助GE的机器学习软件每秒完成10GB数据的分析进而帮助团队建立数字模型,预测发动机进行预防性维护的最佳时间。为此,阿联酋航空的紧急维护情况已经减少了50%,而发动机的“在翼时间”增加了20%。除了实时的智能维护,ABM软件也帮助机组人员优化燃油消耗,为工程师更深入地进行性能和机械升级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在澳洲,GE与澳洲航空公司联合开发了飞行分析工具FlightPulse,帮助飞行员提升飞行效率,提升飞行的安全水平。比如飞行员可在做行前准备时通过“航前模块”(Preflight Module)提供的历史航班数据,了解到诸如机场航班流量、跑道飞行高度等关键细节,合理规划飞行计划。同时,这一应用也帮助澳航显著减少了飞机的燃油消耗和碳排放。
以数字化推动民航智慧化未来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全球的航空市场在未来20年内将保持4.5%的年均增速,而中国有望在2024-2025年左右跃升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作为航空领域的重要参与者,GE将继续推进与中国乃至全球的航空领域合作伙伴在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合作,帮助航空公司在燃料、安全、运营和资产等领域发挥更大效益,助力民航的智慧化进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 本周为 ChatGPT 添加了 AI 图像生成功能,用户可直接在对话中创建图像。由于使用量激增,CEO Sam Altman 表示公司的 GPU "正在融化",不得不临时限制使用频率。新功能支持工作相关图像创建,如信息图表等,但在图像编辑精确度等方面仍存在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用户正在使用该功能创作吉卜力动画风格的图像。
Synopsys 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 AMD 最新芯片的硬件辅助验证和虚拟原型设计工具,包括 HAPS-200 原型系统和 ZeBu-200 仿真系统,以及面向 Arm 硬件的 Virtualizer 原生执行套件。这些创新工具显著提升了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效率,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满足当前 AI 时代下快速迭代的需求。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CRM) 的方方面面。从销售自动化、营销内容生成到客服智能化,AI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模式。特别是自主代理AI (Agentic AI) 的出现,有望在多渠道无缝接管客户服务职能,开创CRM发展新纪元。
数据孤岛长期困扰着组织,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它们导致信息分散、模型训练不完整、洞察力不一致。解决方案包括实施强大的数据治理、促进跨部门协作、采用现代数据集成技术等。克服数据孤岛对于充分发挥AI潜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