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1月29日 北京消息:随着小年的到来,农历新年已经正式进入倒计时模式,辛苦在外奋斗了一年的职场人们也准备好,换上一份好心情,踏上归乡路共贺新春了。在举家团聚之时,年轻的朋友们不妨多与长辈和父母沟通交流,虽然成长的时代不同,但相信他们身上一定有在当下依然适用的经验之谈,甚至可以给你带去意想不到的人生点拨呢。把握自身的优势,同时抓住时代的机会,新的一年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在职场更进一步。
在把握机会方面,不同代际的职场人看法也有所不同。近期领英发布的亚太地区领英机会信心指数(LinkedIn Opportunity Index)显示,亚太地区九个市场中,中国内地对经济前景最为看好,年轻一代(18-29岁)赞同的比例更是高达75.4%。但在谈到成功获取机会的信心时,年轻一代则明显信心不足,反倒是50至60岁的职场人表现出了比其他代际更强的信心。这个结果很有意思,同时也值得深思。
“工作经验不足”成为18至29岁中国内地受访者首选的机会阻碍,占比高达33.2%。这背后其实是年轻人对定义职场成功的茫然,以及在变化的时代里寻求职场清晰路径的焦虑。就机遇而言,无疑这是金子般的好年代。然而如何把握住时代赋予的机遇,规划自己的职业, 年轻人却充满了困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无法得到方向性的指导建议”在中国内地各个代际受访者的选择中均牢牢占据了前三名的位置。在我看来这有两个维度的成因。一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中职业规划教育依旧方兴未艾,未成体系。另外在职业中,专业的职场导师和咨询业务也并不普遍,专业优质的资源不多。如何能得到方向性的指导建议,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职业圈子里心态开放,多元的接触到职场“过来人”,听取他们的意见。这里的过来人包括经理,工作中合作接触到的前辈,自己的职场导师和各种平台中结交的资深人士等。在我身边就有一位成功转型的朋友。他在五六年前从事医疗经销商管理,而现在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市场经理。当他回忆自己的转型历程,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听取了一位前辈的建议,考取了MBA,助力他从事务执行角度转化到更全局和宏观的思维。
由于代际的差异,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无法从长辈那里得到方向清晰的职场建议。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几十年里,确实会带来前辈的经验在当下看来背景迥异,适用性差,经验的借鉴意义被弱化。然而职场里最持久的动力源自自我的认同、驱动、以及跨越职场和生活的价值观和处事观。职场思维,是不会孤立于每一个人在生活中的价值观而独立存在的。每个人的真我中,都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父母辈的影子。意识到这个纽带,将给你新的视角看待自己职场。
我父亲是一位老一代的地质工作者,毕业后就离开北京,在西北物探队一干就是二十年。四五十年前的中国戈壁荒漠,匮乏的物质条件,工作的艰辛可想而知。我母亲和其他家人对他工作的不解可谓贯穿一生。但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年轻的时候, 只要背上沉沉的地质勘探包,就像战马配好马鞍一样,不管多累,精神就来了。”这是他对工作的热情的最质朴的描述。父亲虽去世数年,但他的这句话常在我工作疲惫倦怠袭来的时候提醒我自问:“我是否热爱这份工作?对自我的选择和热爱的事业我是否在全情投入?是否因为困难而言放弃?” 多年的职场历练,我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热情与韧性其实和父亲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这就是传承的奇妙之处。佳节来临,有机会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围炉闲谈,听听他们年轻时的趣事轶事,问问他们数十年人生经历里的最难忘的人和事,聊聊自己在2018年的成就和听听他们的建议。交织在平凡生活中亲情的连接,父母辈或许朴素的工作生活的理念,会让你换一个角度体会自己生命的来路和前途。
面对不确定性,我想给大家几点建议。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不确定的是环境,确定的是自己。该如何让自己常葆竞争力:
关注自己是否进入了舒适区。我所理解的舒适区是一种工作状态,比如重复性的思考和行动就能达到既定的成果。即使是在同一岗位,如何不断发现提高的机会,有创新、有勇气去做更复杂或更有专业的事情。成长就是个实践、反思、进阶/拓宽的螺旋上升路线。
培养自己的可迁移能力。可迁移能力指从目前的岗位、行业转到新的领域,除了行业知识等硬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软技能,包括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失败不断学习进化的能力,以及在外企中的跨文化能力等等。
学会拓展自己的人脉圈。投资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与职场导师、同行和前辈进行沟通上,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自我增值的方法。在我的领英好友中, 有好几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通过站内信的连接,得知不同的工作机会,进入到面试流程,并拿到offer。敝帚自珍,封闭固化的职场连接方式已经成为过去,社交招聘在已经成为招聘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最后祝大家新春快乐,和家人共度温馨,祥和的中国年。在新的一年勇攀职场新高度,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法国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 AI宣布完成17亿欧元(约20亿美元)C轮融资,由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领投。此轮融资使Mistral估值从去年的60亿美元翻倍至137亿美元。英伟达、DST Global等知名投资机构参投。作为欧洲领先的AI开发商,Mistral凭借先进的多语言大模型与OpenAI等美国公司竞争,其聊天机器人Le Chat具备语音模式等功能。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VAST Data收购了成立仅数月的初创公司Red Stapler,该公司由NetApp资深团队创立。Red Stapler创始人兼CEO Jonsi Stefansson将担任VAST云解决方案总经理,负责超大规模云战略。Red Stapler拥有6名开发人员,开发了跨SaaS交付、API集成、监控等功能的云控制平面和服务交付平台,将加速VAST AI OS在超大规模和多云环境中的部署,深化与全球领先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合作关系。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