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5月24日 北京消息: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自上映起就引来了热议,不仅是因为阿米尔·汗超凡的创作力,更是因为主人公不顾一切为梦想的打拼让人看后热血沸腾。这个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再次将“梦想”的话题推到了我们面前,引发每个人的扪心自问:还记得小时候的梦想吗,它现在实现了吗?
临近六一儿童节,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以“儿时梦想职业”为主题对职场人进行了调查,总结出一份童年梦想职业排行榜,并分析了不同阶段职场人梦想实现的情况。领英发现仅13%的梦想照进了现实,其中“钱”是最大的阻碍,而工作6-10年是转行去追逐梦想的黄金期。
公务员、教师是公认的梦想职业,90后开始走向多元
通过一番对梦想的收集,领英总结了一份儿时梦想职业排行榜。榜单上前五名的职业呈现出一定的性别特色,但像公务员、教师这类稳定且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仍是小时候最普遍的梦想。值得注意的是,梦想职业还呈现出逐渐多元的趋势。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70后小时候梦想集中在前五名的职业里;80后这种集中趋势下降为48%,而90后达到最低,只有40%。领英中国技术副总裁王迪解释,“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90后,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开放和自由,而非局限于传统媒体或亲戚朋友。加之社会价值观的逐渐多元,他们的梦想职业不再集中于那些稳定且大家公认的好工作,而是基于自身兴趣的基础上选择更为分散。”
仅13%的人实现了梦想职业,但仍有七成职场人为此赴汤蹈火
有多少梦想最终能够实现,这是所有人更关心的问题。进入职场后并不是每一个选择都能遵循初心,更多时候是去顺应现实。领英调查显示,目前只有13%的人做着与儿时梦想职业完全相同的工作,另有4成人是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相关领域的其他工作。其余的近一半人则是在做着完全不同的工作。这似乎正应了那些唱衰梦想的毒鸡汤,到了一个谈梦想色变的时代。
不过领英发现,在没有实现梦想的人中,其实有超过20%的人曾经有过尝试梦想职业的经历,只是后因失败而转行。也就是说,总计有超过7成的人为追求梦想采取过行动。而且,超过8成人都表示未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仍然会去继续追求。虽然大多数时候梦想敌不过现实,但它永远是一粒常埋心中的种子。
从小梦想开一家糖果店的薛寒,曾经花了一年的时间精心筹备,可最终还是因种种苦难而失败了。现在的她是由我教育的联合创始人,带领中国中学生到柬埔寨修建起了第一所由中国青年力量独立帮扶的村落小学。“作为一个失败过、放弃过而又继续坚持着的人,我清楚追逐梦想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从糖果店到一间小学,也许梦想的实体不一样了,但其实它们的内核没变。通过我现在做的事,我希望能够帮助更多青少年拥有实现梦想的机会。”
“钱”被认为是实现梦想最大的阻碍
对于在职场打拼的人来说,虽然没有放下诗和远方,但不得不先面对眼前的苟且。随着工资涨幅远远赶不上房价、物价的走高,谈梦想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在被问到阻碍实现梦想职业的因素时,“缺钱”排在了第一位。有超过一半人表示,只有当挣到足够多的钱、衣食无忧之后才会去考虑梦想。“由于当下的职业市场不同行业薪资水平差距较大,在面对兴趣与物质保障发生冲突时,职场人往往被迫选择后者。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顺应了父母期待、家庭需要、以及社会对财富积累的普遍崇拜。”领英中国技术副总裁王迪表示。
工作6-10年是转行的黄金期
如果将梦想寄托于挣到足够多钱之后,那么工作越久梦想实现比例应该越高。可是通过数据的比较,领英发现,正在从事梦想职业或相关工作的比例实际上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工作6-10年时达到最高,将近60%。
对于工作3年以下的职场小鲜肉来说,他们更多地把工作压力小、离家近作为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标准,同时父母的意愿也起到了很大的决定作用。工作3-5年的职场轻熟人士则主要以薪资福利和未来发展作为选择依据,因为刚刚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急需通过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来证明自己。到了工作6-10年的阶段,人脉资源和个人资本都实现了较充足的积累,对于这时的职场资深玩家,兴趣开始成为最重要的工作导向。他们最有能力和意愿去尝试想做的事,是坚持梦想职业最多的人群。而随着工作年限继续增加,梦想实现比例则出现了反向下降,工作满意度也是在工作年限最久的这一批人中降到最低。这个阶段虽然个人资本达到最高,但老一代职场人更多地表示工作久了职业发展路径已经定型,无法突破行业壁垒再去转行了。努力去“干一行爱一行”是老一代职场人现有的心态。
世青创新中心的秘书长王则开从没后悔离开原本稳定的工作,创立现在的机构。从小关心国际发展的他,一直希望能亲身参与到国际发展的事务中去。“这几年认识了很多相关领域的伙伴,从而促成了我们与联合国、亚洲开发银行、尤努斯中心等100多家顶级国际组织的合作。创业的道路虽然艰苦,但各方面的资源和支持越来越多,让我好像被推着往前走,越来越想把这份梦想做的更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anva宣布收购生成式AI内容创作初创公司Leonardo.ai,交易条款未披露,但采用现金加股票的混合方式。Leonardo.ai的120名员工将全部加入Canva。Leonardo.ai成立于2022年,拥有1900万注册用户,其工具已创建超过10亿张图像。该公司将继续独立运营,专注于快速创新和研发。此次收购旨在帮助Canva扩展其Magic Studio生成式AI套件功能。
希伯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tory2Board系统实现了从文字故事到专业故事板的自动转换突破。该系统采用潜在面板锚定和相互注意力数值混合两项核心技术,在保持角色一致性的同时实现丰富的视觉表现力。系统无需训练即可运行,能够生成电影级构图效果的连续画面,为内容创作、教育和娱乐产业提供了强大的AI辅助工具,代表了人机协作创作的新模式。
亚马逊推出Quick Suite软件平台,旨在简化AI智能体和企业聊天机器人的创建过程。该平台支持50个企业级应用集成,包括Office 365、Slack等,提供无代码环境连接内部文档和数据源。平台包含Quick Flows自动化工具、Quick Research研究功能等组件。尽管降低了技术门槛,但AI智能体的准确性仍存疑虑,研究显示其办公任务错误率达70%。
北京邮电大学联合腾讯团队开发的We-Math 2.0系统,通过构建491个知识点的数学知识体系、创新的三维难度建模和渐进式强化学习框架,让AI模型获得了真正的数学推理能力。该系统仅用9800个高质量样本就达到了与大规模数据训练相当的性能,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数学教育应用开辟了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