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5月17日 北京消息:日前,由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中智四川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最大的人力资源媒体HRoot承办的“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人力资源技术与服务大会在成都召开。领英中国副总裁于志伟在演讲中分享了领英对于巴蜀地区“双创”人才的数据洞察,并结合成都电子信息行业人才特征、流动趋势和产业发展方向,为成都进一步强化人才竞争力、打造双创增长第四极谏言。
人才已成双创趋势风向标
当前,中国已站在全球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前沿,对于“双创”新形势下的全球格局而言,人才自身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越发凸显,且对区域创新趋势的指向性不断攀升。
领英数据显示,自2010年到2016年,中国留学归国人才数量增长4倍;同时,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出国与回国人数比例已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5年的1.28∶1。这些数据的背后,体现了中国正迎来全球人才流动大势下的最大规模“海归潮”。以成都为例,领英《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趋势调查报告》显示,作为新兴的新一线城市,成都的回国就业人员数量近五年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名列海归吸引力上升最快的城市之一。
同时,以当前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产业为例,AI海外人才的回流,正不断提升中国新兴产业的人才储备和影响力。领英数据显示,美国作为最大的海外AI人才来源国家,占比超过四成;而在亚洲国家中,日本成为归国AI人才的第一来源国。不管是对于企业,还是人才政策的制定者,赢得产业“核心人才”是赢得人工智能发展先机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蓉城人才数据大解析打造双创增长的第四极
电子信息产业或许已经成为成都直面全球产业格局最具竞争力与时代感的产业名片。如今,成都正在建设为国家先进电子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成为中国信息科技双创增长的“第四极”。
根据领英数据,在基于海外公司规模及数量、海外业务雇员占比、本地外籍人才占比等维度来展示的城市企业全球化程度中,成都紧随北上广深,名列国内第五,领跑新一线城市。特别是成都在电子信息行业的人才优势,也颇为值得关注。凭借着浓郁的电子科研氛围和产业集群优势,越来越多的“蓉漂”扎根在蓉城,打造了成都的电子信息人才粮仓。
尽管人才禀赋明显,但成都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电子信息创新高地,依然有多方面的提升空间。根据领英数据,在成都的电子信息行业人才中,拥有留学背景的仅占到9%,远远低于上海的23%和旧金山的30%。
而纵观电子信息行业人才的从业年限分布,在成都10年以上的行业人才仅有27%,低于上海的37%和旧金山的49%。从职级分布上看,行业内的初级职位在成都占据49%,而这一数据在上海和旧金山分别为40%和33%。由此可见,成都亟需加强资深从业者的培养和国际化人才的引进。
从电子信息行业的职能分布对比,成都在销售、运营方面的人才占比相对较高,而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低于上海和旧金山。可见,虽然成都人才数量上已经形成优势,但在创新领域相关的人才结构仍有优化升级的空间。
对此,领英中国副总裁于志伟表示:“成都的人才积累已为其在双创大潮中蓄势待发提供了充沛的动力。挖掘引进技术驱动型创新人才,加强资深从业者和具备全球视野+本地思维的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将是成都决胜双创的核心因素之一。领英将不断深化与成都及周边区域的政府与企业的合作,通过为他们打造全球人才核心竞争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可靠选择。该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应用开发,构建GenAI模型并将智能代理集成到应用套件中。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并预测OCI收入将从2026财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甲骨文正积极布局AI推理市场,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优势地位,有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