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在青岛观战了一场关于“互联网时代还需不需要CIO”的辩论赛,不出所料,现场果然火花四起,火药味十足。原因在于这个辩题实在拟的十分刁钻和狡猾——互联网时代还需不需要“CIO”,而并不是互联网时代还需不需要“首席信息官”。也就是说,在这里,我们可以对“CIO”做出其它合理的释义,比如早年前调侃的“career is over”,或者近两年被赋予了美好愿景的“首席创新官”、“首席智能官”等等。只是,或许传统的CIO岗位已经到了一个行进的十字路口。
辩论的双方阵营当中,也不乏来自CIO的代表,这引发了在场CIO的极大参与讨论热情。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CIO这个群体已经普遍开始在反思自己的角色定位,重新对这个职位进行定义和解释。尽管近年来媒体舆论将CIO的生存环境描绘的相对比较恶劣,甚至有人声言CIO要么转型创新,要么就消失。但是,乱世出英雄,梦想还是要有的,CIO不会轻易地“狗带”。
当然,不想被颠覆就必须走出舒适区,做出改变。时代赋予了CIO新的使命,这意味着以前的那“一把斧”已经不完全够用,在互联网时代,除了IT知识、业务知识之外,影响力、领导力和胜任力也都已经成为衡量CIO价值的必要参考标尺。
日前,由中国CIO自媒体联盟主办的“中国企业‘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导力大会”的“CIO领导力分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数十位企业信息化负责人以及专家就针对CIO的领导力、CIO的未来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那么什么是“领导力”呢?
德鲁克说,领导力就是把一个人的视野提到更高的境界,把一个人的成就提到更高的标准,锤炼其人格,使之超越通常的局限。然后才能把一个人的潜力、持续的创新动力开发出来,让他做出他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那种成就。领导者本身的定义是有人跟随,有人跟随你,你就是领导。最重要的,就是你把人领导到什么方向上。
所以,当我们谈领导力时,已经不再仅仅去谈IT系统、IT运维、项目实施,而更多的是信息战略的制定,谈的是CIO的影响力、决策力和胜任力。
根据中国CIO联盟调研分析显示,CIO的胜任力模型包括四个方面,即知识与学习能力、专业技术能力、领导力和影响力。再细分下来,这四个维度还包括十八个能力。如图:
可见,在互联网时代,虽然IT从业者正在不断地怒刷存在感,但是CIO这碗饭还是没那么容易吃,时代的阴晴变化之快,也注定了CIO必须备足十八般武艺,时刻准备着。用友网络公司首席管理咨询专家叶晓红在会上表示,CIO应该对自己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定位,对照以上的模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哪方面欠缺就及时补足。
“从传统的技术支持到业务决策的中坚,CIO正在从1.0时代迈入2.0时代,从关注技术,到不仅关注技术,更加关注业务成效,CIO有了与CEO同样的工作目标。”叶晓红表示,“这意味着,在IT创新过程中,CIO必须从系统管理员转型成为指挥员。”
在她看来,领导力的组成就是影响力,而具体而言,影响力还包含了职位权力、威信、激励能力三个方面。其中,职位权力是组织赋予的,可能动发挥的空间很小,但威信却是由自己树立的,是可以慢慢提升和修炼的,这包括个人的品德修养、知识技能,实际业绩、个性魅力等等。叶晓红特别强调了CIO对团队的激励能力,她认为一个团队必须要有统一的价值观,才能往同一个方向和目标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CIO一旦具备了领导力,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CIO了,至少在组织架构的中,应该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对此,叶晓红更是认为CIO应该是凌驾于CEO、CFO、CMO、COO等角色之上的,属于公司最高决策层,能够对全公司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如果你有能力的话你会凌驾于所有团队之上的,如果你现在不是这样的,那就还有待于提升。”她说道。
这当然是一个最美好的愿景,但是,我们也非常清楚,要实现这样一个愿景,CIO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要去做的就是知己知彼,了解CEO、CFO、CMO、COO这些角色不同的管理视角,同时还要进一步对自己的管理视角有更深入的认识。要做到在业务部门中最懂IT,在IT部门中最懂业务。
据叶晓红介绍,CIO应该属于公司的最高决策层,主要负责制定公司的信息政策、标准、程序的方法,并对全公司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具体而言,CIO首席信息官的管理视角包括六个方面:挖掘企业信息资源、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为企业信息化布局、评估信息化价值;负责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完成信息系统的选型实施;收集研究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协助完成企业业务流程重组、运用信息管理技术重建企业的决策体系和执行体系;安排企业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发现信息应用的瓶颈、观察研究企业运作中的信息流及其作用;向董事会其他同事描绘新的IT技术(例如电子商务等等)带来的新的机会。
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IT执行的杂事中抽离出来,转变成为真正的指挥官,去做CIO应该做的事情。
对此,陕鼓集团战略规划部副部长孙为平也颇有感触,他认为在云计算时代,CIO受到了来自多个方面的威胁。“首先,论技术能力我们不如IT公司,论业务能力我们不如纯业务部门,论项目管理我们不如管理人员,我们现在慢慢变得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是就离消失不远了。所以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竞争力,把刚才说的几件事主动扔掉,改变自己的DNA。深扎业务,融合业务,创造价值,要比业务人员懂IT,比IT人员懂业务,利用IT特点引导企业创新,推动企业创新,产生企业价值,这个能力是别人是无法替代的。”
不破不立,当我们处于舒适区时,就很容易安然于自己熟悉的环境,害怕做出改变、害怕失败。但好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倒逼IT从业者必须走出舒适区,倒立着考虑问题,转变做事的方式。在雪松控股集团CIO徐斌看来,这对于CIO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信息技术已经不仅是优化效率的工具,而更多地是产生业务价值、创造新商业模式的工具。这需要企业IT部门转变自己的定位,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而CIO也要主动从首席信息官转型成为首席连接官,具备战略思维、商业思维、共赢思维三大思维,以及规划、领导、技术判断、项目管理、数据使用、趋势创新六大能力,主动去连接业务、驱动业务价值的实现。
正如叶晓红所提,要进入2.0时代,CIO就必须从作业顺畅的润滑剂转变为业务创新的催化剂、从IT配合企业运营转变为参与战略决策、从被动转变为自主、从单一象限转变到全面布局、从被动防守转变为主动防御、从技术化的技术语言转变为业务化的技术语言、从亦步亦趋配合转变为高屋建瓴的传道、从唯IT马首是瞻转变为娴熟驾驭IT。
这八个转变,看似轻描淡写,却不是一蹴而就,落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做出一份不同的答卷。但最大的不变就是改变,“道”之所以为“道”,首要的,就是迈开脚走出去。
写到这里,我还是想重新说回“CIO”这个主语,当我们在谈转变、谈转型时,我们已经是CIO了吗?在与中国CIO自媒体联盟秘书长李炜之前的交流中,他就明确表示,目前中国企业中绝大多数的信息化负责人都只能称之为IT主管,而非CIO。推动这个群体从IT主管到CIO的角色转换,也是他成立联盟的初衷。
而独立CIO寿阳也说:“谈CIO转型,本身就不准确。首先,我们本身就不是一个真正的CIO,其次,我们所处的位置都还没弄清楚,如何去谈CIO转型?”
所以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IT主管离凌驾于CXO们还差着一个CIO的距离。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不想当CEO的CIO不是好的IT主管。叶晓红谈八大转变,徐斌谈九大思维能力,凌云科技集团副总工程师张振坤却说“广深高速”,即要在知识上成为杂家,精通各项专业领域,提高战略意图和站位,抓住时机快速见效。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价值,不需要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乐观。
当然,放大到整个企业IT来看,也是如此。即便互联网时代给予了IT巨大的发挥空间,但它不是万能的,仍然要正视信息化的作用。
“CIO要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什么地方,不同的行业、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价值和作用都是不一样。虽然现在很多中国企业都把信息化作为核心能力,但我也看过一些日本的案例,他们没IT照样玩得挺好。”寿阳表示,“当然,我不是说信息化未来作用有限,信息化未来发展空间作用是无限的,但我们仍然要正视它的作用。”
对此,张振坤也认为,现在中国企业在做信息化的过程中有个很大的悖论,就是用西医在治中国病。“信息化从理念、方法论和实践,通通都根植于西方的思维模式和管理体系,这样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拿到中国来就能用吗?我觉得这里有很大的问题。”
对于未来CIO职业的方向性总结,寿阳的看法是首先要视野开阔:“不能因为自己手里有一把锤子,看什么就都像钉子,CIO要有客观的立场,跳出IT看IT,这是才最难的”;
大地影院集团信息化负责人王士迪和金山软件集团IT总监万勇强调了要顺应变化。王士迪表示:“不同行业不同时期对于CIO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最大的要求,就是是随机应变的能力”,万勇说:“顺应环境、发展阶段、行业特点,企业要找到自己的一条路就要有一个顶梁柱系统,才能将自己的“大厦”建起来,将信息化体系落到实处“;
原方正信息管理部总经理金林则直指一个管理岗位最关键的因素,不同企业的IT程度、业务程度不同,IT所发挥的空间也不同,但归根结底,CIO最核心的领导力就是“靠谱”。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串流技术正打破传统游戏边界,让"即点即玩"的畅快体验触手可及,不仅重塑了玩家的游戏方式,更将引领整个产业迈向云端加速迈进。
高通宣布收购越南 AI 研究公司 VinAI 的生成式 AI 部门,金额未披露。这标志着高通持续扩张 AI 工具领域。VinAI 由前 DeepMind 研究科学家 Hung Bui 创立,开发多种生成式 AI 技术。此次收购将增强高通在 AI 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有望为多个行业和消费者带来创新。
GameForge AI 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游戏开发平台,可帮助用户轻松创建自己的游戏世界。本文介绍了 GameForge AI 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创建角色、场景和任务等。虽然 AI 生成速度较慢,但平台对游戏设计师、桌游爱好者和学生等用户都很有吸引力。与其他 AI 创作工具相比,GameForge AI 更注重构建复杂的叙事驱动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