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冠军”出自德国著名管理学思想家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的《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一书,指在某一细分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年销售额不超过50亿美元且隐身于大众视野之外的中小企业。
德国有“隐形冠军”,中国则有“专精特新”,两者的概念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在一些层面还是有所不同。
专精特新指的是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其实中小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虽然中小企业一直是市场上最具活力、数量最大的群体,但是它们的生存环境也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坚持走专精特新之路,可以说是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专精特新的首次提出是在2012年4月26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文化产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2013年7月16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及推进措施。
到了2022年专精特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专精特新又再次被写进二十大报告,提到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近年来,工信部更是持续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设置了梯度培育体系。“百十万千”工程是在2025年之前,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1000家单项冠军。
现在专精特新已经成为国家的技术代名词,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填补空白的关键所在。本期数字化转型方略也找到了它们当中的代表企业,看看他们都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聚光灯下,在各自的舞台上发挥所长。
新时代,中小企业既是敢于创新的“破冰者”,也是直面困难的“担当者”,更是乘风破浪的“拼搏者”。虽然这个春天来的迟了一些,但我们始终相信这个积蓄是重要且有意义的存在。
《数字化转型方略》2023年第4期:http://www.zhiding.cn/dxinsight/230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维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对58个大语言模型在单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调查,将模型分为基础、文本桥接、空间多模态、表观遗传和智能代理五大类,涵盖细胞注释、轨迹预测、药物反应等八项核心任务。研究基于40多个公开数据集,建立了包含生物学理解、可解释性等十个维度的评估体系,为这个快速发展的交叉领域提供了首个系统性分析框架。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纽约金融分析师日活动中表示,公司已准备好迎接AI浪潮并获得传统企业计算市场更多份额。AMD预计未来3-5年数据中心AI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80%,服务器CPU收入份额超过50%。公司2025年预期收入约34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160亿美元。MI400系列GPU采用2纳米工艺,Helios机架系统将提供强劲算力支持。
西湖大学王欢教授团队联合国际研究机构,针对AI推理模型内存消耗过大的问题,开发了RLKV技术框架。该技术通过强化学习识别推理模型中的关键"推理头",实现20-50%的内存缩减同时保持推理性能。研究发现推理头与检索头功能不同,前者负责维持逻辑连贯性。实验验证了技术在多个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中的有效性,为推理模型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