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是备受挑战的一年,从全球来看,新冠疫情并没有阻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加快了数字化转型。Gartner也开展了《2020年全球首席信息官议程调查》,中国CIO在其中给出了令人鼓舞的反馈。
而且今年CIO在企业中的地位有所提升,更多的CIO开始直接向CEO汇报,而之前CIO更多是支撑、辅助企业业务。疫情期间CIO帮助企业通过远程方式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营、和客户进行交互,体现出IT对企业的价值。调查显示,中国87%的CIO向CEO或更高的领导汇报,向CFO、COO等汇报的比例都进一步减少。
数字化正在不断成熟
Gartner将数字化分为初始和成熟两个阶段,初始阶段为:已有数字化愿景、开始设计数字化解决方案、已交付数字化解决方案;成熟阶段为:数字化正在拓展并推广、数字化优化并收获。今年中国数字化成熟度显示,已交付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企业最高达到32%,成熟阶段分别为19%和29%,所以将近半数的中国企业认为自己已进入到数字化转型的成熟阶段。
今年全球的IT预算增加了2%,中国的IT预算增加了5.3%。Gartner研究副总裁陈勇(Owen Chen)认为,在GDP增速下降的当下,全球IT预算还能正增长,而且中国有5.3%的增长——是一个非常好的表现,证明IT的作用得到了认可。

Gartner研究副总裁陈勇
今年Gartner针对新冠疫情也进行了相关调查,划分出恢复旧常态和进入新常态两个阶段。目前来看,19%的企业已恢复到旧常态;而进入新常态的企业分为三类——23%的企业计划进入新常态、35%的企业正在实施新常态、13%的企业已实施完成。
中国企业对于2021年都表现出乐观的态度,认为在销售收入、员工生产力、利润、长期生命力方面都会做得更好。陈勇表示,疫情对于企业并不是毁灭性的打击,而是重新洗牌的过程,2019年中国企业对未来两年的表现都表示不乐观,而今年态度却有所缓和。
疫情对于商业模式也带来了一些改变,但没有企业认为会造成颠覆性的改变,而是更多认为有一些改变。因为生产型的企业在生产端仍在生产,在交付和下单方面可能会使用数字化手段,所以在战略方向上并没有太大调整和变化。
中国特色的未来IT投资
“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IT投资也更需具有战略性,而不是策略性。”陈勇说,中国35%的企业增加了IT培训,26%的企业增加了IT人员。
中国90%的企业增加了数字化渠道与客户进行交互和交易,未来在自助服务、引入新产品等方面都会发力。消费者也有一些改变,90%的企业认为消费者需要更多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68%的企业认为疫情结束会产生新的客户,52%的企业认为其产品和服务会有新的市场需求。
在未来IT投资方面,中国企业认为“游戏改变者”的技术第一名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达到43%,远超占比29%的第二名商业智能和大数据,云计算则是第三、占比14%。陈勇表示,中国和全球的数字上有一些差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投资重点是吻合的,但是网络安全在全球进入前五,中国则排名较后,同时物联网和区块链在中国也受到了更多关注。
RPA不是一个新技术,但是RPA在近两年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青睐,尤其是金融、零售、媒体行业。在应用场景上,中国企业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人脸识别”上,这和国外有很大差别,国外更多因为隐私法规,没有大面积使用“人脸识别”。中国与国外企业在聊天机器人、欺诈检测、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使用场景相似。
在技术的投入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云计算、商业智能和数据分析还将是中国企业投入的主要领域。减少较多的是ERP、将减少17%的投入。IT基础设施增加和减少分别是40%和35%,相差5%。由此可见,IT基础设施呈现缓慢减少之势,但仍然是企业IT的主要投资领域。
最后,CIO在2021年规划时,要认识到当前的两大不确定性——地缘政治与新冠疫情。陈勇表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制定规划就会更加困难,因为不确定性会出现不同的场景。在规划时,企业需要了解自身发展方向和IT工作重点,以此重塑竞争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香港科技大学团队发表重要研究,开发GIR-Bench测试基准评估统一多模态AI模型的推理与生成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理解与生成之间也存在显著差距,无法有效将推理过程转化为准确的视觉生成,为AI行业发展提供重要警示。
随着AI技术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正迎来重大变革。MIT研究显示,AI将很快自动化价值650亿美元的交通工作,大幅提升运输效率。从陆地到海空,AI正在推动全方位的交通创新。斯坦福专家强调,AI将通过基础模型、合成数据和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从单一车辆自动化到整个交通网络优化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解决可持续性、安全性和公平性等关键挑战。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联合麻省理工学院开发了SPG三明治策略梯度方法,专门解决扩散语言模型强化学习训练中的技术难题。该方法通过上下界策略为AI模型提供精确的奖惩反馈机制,在数学和逻辑推理任务上实现了显著性能提升,为AI写作助手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