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8月17日 北京消息:近日,滴滴出行信息安全战略副总裁,美国研究院负责人弓峰敏博士在“金字节”圆桌论坛上表示,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些人想象中的“魔鬼”,相反在现实中有大量的正面应用,例如在信息安全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抵御恶意攻击。
弓峰敏博士应邀出席今日头条举办的“金字节”圆桌讨论。该讨论以“拨开风口迷雾,未来十年最有可能改变人类生活的科技趋势”为主题,邀请科技业领域专家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趋势发表各自观点。
AI善恶与否取决于人类的选择
针对此前引发广泛讨论的“研究人工智能是在召唤恶魔”的说法,弓峰敏认为人工智能本身不存在善或恶 。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恐慌,可能源于对这项技术还不够了解。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只能根据指令,在有限范围能完成特定工作,无法超越人为它设定的场景,也丝毫难以和统治人类的恶魔画上等号。弓峰敏介绍说:“在实践中,人工智能有大量正面的应用。比如在信息安全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网络安全和防御中发挥功效。”
滴滴出行信息安全战略副总裁,美国研究院负责人弓峰敏博士(左三)
弓峰敏相信人工智能是非常有潜力的技术,目前普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它转化成一个更实际的工具、产品和服务。但如果人们过分关注于讨论一项技术是善是恶,反而会令我们忽视真正需要关注的技术重点,以及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他十分看好该技术在交通、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巨大潜力。目前滴滴出行正在不断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产品优化、智慧交通等多个层面。
新技术趋势下的“巨头”更应强调开放合作
讨论中谈到在新技术趋势下,未来是否会产生新的巨头。弓峰敏认为互联网时代,巨头的定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以往判断巨头,可能是根据用户量、市值、生产规模等等,然而新趋势下,所谓的“巨头”更像是一个平台,或者一个领导者。它必须鼓励开放、建立生态,才能集合更多力量,推动解决多数人的问题。他以自身在滴滴所负责的信息安全领域为例,“很多安全人才加入滴滴不是为了做安全公司和同业竞争,相反我们鼓励和外部公司合作,共同做好安全基础。
滴滴出行信息安全战略副总裁,美国研究院负责人弓峰敏博士
弓峰敏还谈到,滴滴希望解决的城市交通问题,同样不是一个产品、一家公司可以完成的。它需要集合乘客、司机、政府、公司等各方的力量。在这其中,滴滴希望运用自己的技术和平台优势,引领城市交通向前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Coursera在2025年连接大会上宣布多项AI功能更新。10月将推出角色扮演功能,通过AI人物帮助学生练习面试技巧并获得实时反馈。新增AI评分系统可即时批改代码、论文和视频作业。同时引入完整性检查和监考系统,通过锁定浏览器和真实性验证打击作弊行为,据称可减少95%的不当行为。此外,AI课程构建器将扩展至所有合作伙伴,帮助教育者快速设计课程。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