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6月30日 北京消息: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首届世界智能大会正式拉开帷幕,数千名产业精英聚集在一起,共享盛宴;数百位知名大咖悉数亮相,共话智能。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徐工信息”)受邀在此次展会亮相,集中展示了徐工信息在工业智能领域的全新思考。
徐工集团副总经理杨勇莅临指导
智能化设备集成平台塑造“工业智能生态”
3台智能设备集成,2条物料输送主线连接,1项人机交互界面操控,“321”的搭配完美地呈现出一道智能化设备集成“大餐”。
徐工信息的智能化设备集成平台塑造了一个“智能生态圈”,以工业以太网络为“指挥中心”,实现生产车间设备的网络连接,利用智能终端实现不同设备及系统的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源源不断地为指挥中心输送资料。在这过程中,徐工信息自主研发PI智能终端“功不可没”,通过接收信息化MES生产制造系统的生产订单,并根据现场生产反馈信息,进行生产任务的下达,同时对诸如设备运行状态、设备电压、电流、刀具寿命、主轴转速等关键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实时监测现场生产状况,为指挥中心的决策提供快速支持,实现精准决策。
徐工信息智能化设备集成平台
可以说,智能终端的精准接入,不仅实现了自动化设备与信息化设备的互联互通,也通过实现支持多种主流通讯协议,大大提升了它的开放包容性。在这其中,组态软件也打出了“组合拳”,将数据信息进行界面可视化的展示,并对实时数据进行快速更新,数据采集量可高达上亿条数据源,网络传输速率可高达100Gb/S。高端设备的网络连接更是“锦上添花”,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AGV小车、RGV小车、实验台、装配线等等全力助阵。
高强、高效、高能的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
此前,工信部颁布了《工业大数据白皮书》,将此作为大数据系列中最重要的工业大数据标准。白皮书中有一个经典案例: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就是出自徐工信息之手。
徐工信息自主研发的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目前已接入设备39万台,数据以每天约2亿条的速度不断地传输至平台数据中心,这些数据包括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农业机械、军工装备、运输车辆、环卫车辆等十几个大类,近6000种工作参数,数据的积累已经达到了近1PB。
徐工信息物联网大数据平台
平台具备强大的物联网链接和整合能力,支持目前主流的通讯协议和数据格式,可以接入各类型的设备,比如工程机械、农用机械、新能源汽车等等都可以实现接入,是一个真正的泛接入式平台。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可以将成百上千台的服务器集成到一起,构建出一个 “超级计算机”,它可以实现百万级数据的并发处理,千亿数据的存储和快速查询,而且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可以随着需求动态扩展。同时,具备促进价值链生态的平台开放能力,极为灵活的物联网数据接口,不仅可以和客户使用的系统进行充分的集成,也可以与合作伙伴共同为客户定制性开发各类型的应用,另外,在安全性上兼顾通讯链路、网络、数据存储、用户访问等各各方面的安全保障。
工业版“AlphaGo”的时代即将来临
行走、腰转,大臂小臂伸缩、手腕旋转、手爪夹持,在徐工信息展区的现场,您可以看到有这样一位“高级技工”正在进行打磨展示。这台机器人展示的技术是智能化制造生产新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利用智能化多关节机器人实现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加工、自动搬运、自动检测、自动打磨等无人化生产过程;利用人机交互控制系统实现信息化订单的自动下发,自动接收、自动生产的深度融合;利用高精密机械定位设备,实现高精密产品的精确机加定位,最终实现产品“死角”的精确打磨和产品光泽度的提升。这么能干的机器人,谁会不喜欢呢?
智能化制造生产机器人打磨工艺展示
工业4.0的浪潮已经涤荡全球,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变革中,惟有积极投身、果敢创新,方能奔上浪潮之巅。“为工业赋能,与伙伴共生”,徐工信息作为智能时代的“弄潮儿”将继续在逐浪中前行、在激流中勇进,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未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Meta Connect大会上,Meta展示了新一代Ray-Ban智能眼镜的硬件实力,配备神经腕带支持手势控制,电池续航翻倍,摄像头性能提升。然而AI演示却频频失败,包括Live AI烹饪指导、WhatsApp通话和实时翻译功能都出现问题。尽管Meta在智能眼镜硬件方面表现出色,但AI软件仍远未达到扎克伯格提出的"超级智能"目标。文章建议Meta考虑开放AI生态,允许用户选择其他AI服务商,这可能帮助Meta在AI硬件市场获得优势。
DeepSeek-AI团队通过强化学习技术开发出DeepSeek-R1系列推理模型,无需人工标注即可自主学习复杂推理。该模型在数学、编程等领域表现卓越,在AIME 2024中达到79.8%准确率,编程能力超越96%人类选手。研究团队还通过知识蒸馏技术将推理能力传递给小模型,使7B参数模型也能超越GPT-4o。这项突破为AI推理能力发展开辟新路径。
英伟达同意以5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股份,双方将合作开发多代数据中心和PC产品。英伟达将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收购约4%的英特尔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之一。两家公司将通过NVLink接口整合各自架构,实现CPU和GPU间的高速数据传输。英特尔将为英伟达AI平台定制x86处理器,并开发集成RTX GPU的x86系统级芯片,用于消费级PC市场。
微软研究院推出rStar-Math系统,通过创新的"深度思考"训练方法,让小型AI模型在数学推理能力上达到甚至超越OpenAI o1水平。该系统采用代码验证、过程偏好模型和四轮自进化训练,将70亿参数模型的数学能力从58.8%提升至90.0%,在美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达到前20%水平,证明了精巧方法比模型规模更重要,为AI发展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