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6月20日 北京消息:几年来,BYOD(自带设备办公)不仅仅只代表者员工移动性——从用户携带自己的设备在各地灵活办公到一个节省开支的工具:把公司拥有的设备替换成员工的个人设备。BYOD的施行比传统的企业采购更经济,同时还提供了用户所需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支持。Strategy Analytics在2017年第一季度调研了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9个垂直市场的1200位IT决策者,企业调研报告指出,安全性和性价比仍是BYOD施行面临的主要挑战。2018年5月欧盟的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生效将会为BYOD环境带来更大的挑战。
主要调研结果包括:
Strategy Analytics移动专业人士战略首席分析师Gina Luk表示,“移动安全是受访公司最大的担忧。然而,有许多公司还并没有在个人设备上管理企业信息。当GDPR在2018年开始生效,这将会对BYOD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公司并不认为他们能为个人数据提供足够的安全性,除非这些设备安装了合适的EMM、安全隔离器、控制以及进程,来确保设备中商业数据和个人数据的隔离。”
Strategy Analytics企业研究执行总监Andrew Brown补充道,“加利福尼亚网络安全法推荐使用EMM。随着公司将越来越不愿意面对新法规将会带来的后果,或忽视任何一方面,BYOD的前景并不乐观。这也将会鼓励大公司雇佣额外的律师来保证公司的流程符合新的法规。事实上,BYOD节约的开支并不能和数据丢失或被盗以及数据泄露造成的财政和名声的损失相提并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发布了音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同时推出配套社交应用Sora,用户可生成包含自己的视频并在类似TikTok的信息流中分享。Sora 2在物理定律遵循方面有显著改进,视频更加真实。应用提供"客串"功能,允许用户将自己植入生成场景中,并可与朋友分享形象使用权限。该iOS应用目前在美加地区采用邀请制,ChatGPT Pro用户可直接体验。
Scale AI团队推出SWE-Bench Pro测试平台,专门评估AI编程助手在真实企业级软件开发中的表现。研究发现,即使是最先进的GPT-5和Claude模型,成功率也仅有23%左右,远低于在传统测试中70%的表现。该测试平台包含1865个来自真实企业的复杂编程任务,要求修改多个文件和大量代码,为AI编程能力提供了更严格的现实检验。
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自诞生以来问题频发,从推理模型表现不佳到AI幻觉现象,再到版权诉讼,这些都表明当前技术路径可能并非通往真正智能的正确道路。专家认为,仅靠增加数据和算力的扩展模式已显现边际效应递减,无法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研究者提出智能应包含统计、结构、推理和目标四个层次的协调,并强调时间因果性的重要性。面对LLM技术局限,业界开始探索神经符号AI等替代方案。
微软团队开发的EdiVal-Agent是首个针对AI图像编辑的自动化评估系统,能像专业评委一样从指令遵循、内容一致性和视觉质量三维度评分。该系统与人类评审一致性达81.3%,测试发现Nano Banana表现最均衡,GPT-Image-1指令遵循最佳但一致性不足,大多数模型在数量变化任务中成功率低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