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1月12日 评论消息:中国制造业一直在强调实现弯道超车,原因我们具备两大红利。第一点是工程红利,在全球航空航天技术、核电、高铁等领域,中国的市场份额占到了其中的三分之二,红利十分明显。另外一点是资本红利,在中国迈入的第二个改革开放时代中,我们不仅在两市(股市和房地产),同时包括银行的储蓄和美元储备的积累,二者都相对较充裕。
中德工业4.0研究院执行院长、首席研究员 卢文军
但即便如此,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当前中国制造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其盈利能力和技术水平仍处于中低端水平。企业可以在体量上做大,但做强方面,尤其在一些先进的医疗及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上,发展的并不理想。
例如,占据中国制造业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他们技术升级的力量只有0.98%,不仅投入不高,且力量薄弱。加上由于中小微企业一直难以突破“小、低、散”的现状,因此普遍还存在成长寿命较短、可能被淘汰的情况出现。
因此,未来中国制造企业要想从“做大”转向“做强”,还得需要技术的升级,将硬件和软件很好结合并作为支撑。比如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如果企业能找准与其相配套的技术,并做到很好的相结合,我认为企业能做的事情还很多。
另外,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及高端制造业人才匮乏,除了从技术入手以外,中国制造业还需要提高效率、着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具体在于改进基础网络设施,提升内网安全,改变企业生产模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改变网络安全防御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这种实时学习演进的虚拟副本让安全团队能够在威胁发生前预见攻击。组织可以在数字孪生环境中预演明日的攻击,将防御从事后反应转变为事前排演。通过动态更新的IT生态系统副本,团队可在真实条件下压力测试防御体系,模拟零日漏洞攻击并制定应对策略,从根本上重塑网络安全实践方式。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Linux内核开发面临动荡时期,Rust语言引入引发摩擦,多名核心开发者相继离职。文章介绍了三个有趣的替代方案:Managarm是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支持运行Linux软件;Asterinas采用Rust语言开发,使用新型framekernel架构实现内核隔离;Xous同样基于Rust和微内核设计,已有实际硬件产品Precursor发布。这些项目证明了除Linux之外,还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操作系统研发工作正在进行。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