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有着ISV(独立软件开发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为企业提供整个软件集成服务。
传统对于ISV的理解更多指的是使用、集成和销售其他软件产品,但本身并不依附其他主体的软件厂商。而现在的ISV大多都有了更多的自主开发能力,有了自己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80年代后期,大批跨国企业进入中国,由于当时市场能力不足,加上企业服务的复杂性,中国的第一批ISV也在那时发展起来。
进入生成式AI时代,在交互、事务、认知以及决策等方面都表现出强大的泛化能力和场景适应能力,传统意义的ISV角色和价值定位都将发生重大的改变。
ISV变得越来越抢手了!
市面上大模型很多,但是终端用户想要落地却很难,一方面是技术挑战,一方面是场景选择,因为打通“最后一公里”需要深厚的行业Know-how。
大模型不等于大模型应用,大模型应用真正落地需要紧密结合企业的业务需求,并围绕需求选择正确的生成式AI开发方法和技术路线。
而且ISV还扮演着重要的桥梁角色,不仅连接了AI技术提供商与终端用户,还能通过反馈客户需求,推动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与技术提供商合作,ISV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ISV的作用将变得更加关键。不仅是生成式AI技术的集成者,更是行业变革的推动者和创新者。
《数字化转型方略》2024年第8期:http://www.zhiding.cn/dxinsight/240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美两国签署科技繁荣协议,推动人工智能、量子和核技术发展。英国政府投资440亿英镑,微软、英伟达、谷歌、OpenAI等承诺投资310亿英镑,目标建设欧洲最大AI工厂。协议包括联合研究计划,开发AI模型用于癌症等疾病的靶向治疗。英伟达将在12个月内向英国提供12万块GPU,OpenAI部署8000块GPU并计划扩展至6万块,微软投资220亿英镑建设英国最大AI超级计算机。
俄国科学家开发出共享记忆变换器(SRMT)技术,通过让机器人共享记忆而非直接通信来实现协作。该技术受人类大脑全局工作空间理论启发,让每个机器人都能访问共同的记忆池。在多项测试中,SRMT显著优于传统协作方法,特别是在稀疏奖励环境下表现突出,并展现出优异的泛化能力。该技术有望应用于物流仓库、自动驾驶、搜救等需要多智能体协调的实际场景。
亚马逊宣布推出全天候AI代理,升级卖家助手工具,帮助第三方卖家运营业务。该AI助手不仅能监控账户健康状况和库存,还能制定策略并在授权下采取行动。功能包括标记滞销产品、分析需求模式、提供发货建议、确保产品合规等。亚马逊还将代理AI引入广告领域,允许卖家通过对话提示开发广告。这是亚马逊为第三方卖家推出的最新AI工具。
香港大学与快手科技联合开发的GameFactory系统实现了革命性突破:用户只需文字描述就能生成可操作的互动游戏。该系统通过创新的"风格-动作解耦"技术,让AI既能理解游戏控制逻辑,又能适应任何场景环境,从《我的世界》训练数据成功泛化到樱花森林、雪山、室内等开放域场景。这项技术有望大幅降低游戏开发门槛,让任何人都能成为游戏创造者,为娱乐产业带来颠覆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