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信息官 (CIO) 必须非常有意识地关注资源和注意力的投放。这意味着要协调各种策略的组合,并以根植于战略真正定义的方式执行。
在本世纪初,IT界的热门话题是“一切都将嵌入芯片”。二十多年后,CIO们发现,在IT领域,一切都需要策略。
CREDIT: VISUAL TAG MX / PEXELS
作为CIO,你需要一个数据策略、一个云策略、一个安全策略。如果你想向40岁以下的任何人销售产品,你将需要一个引人注目且真诚执行的可持续性策略。
随着85% 的员工考虑换工作,以及自2015年以来工作技能组合变化了25%,你绝对需要一个人才和技能策略。
在过去的一年中,一个必须拥有的策略出现,几乎颠覆了每一个组织。是的,AI”并不是人工智能的策略。
在2000年,IT领导的焦点是“战略对齐” 即将IT的策略与业务连接起来。在2020年,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策略的对齐”,IT和业务领导者共同努力,使所有组织策略和谐地协同工作。
2024年将是政治、经济和技术决策的重要一年。然而,许多组织正像梦游一样走向未来,让自己被惯性力量推动,而不是战略意图。例如,波士顿咨询集团 (BCG) 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最新调查揭示了“42%的受访者缺乏负责任AI的策略”。
战略真正意味着什么
战略不仅仅是商学院的一门课程。战略不是你贴在正在做的事情上的标签。战略甚至不是旨在回答所有问题的东西。而且战略绝对不是“好吧,我们有一个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一个电子表格,所以我们完成了”的情况。
战略是一个热烈辩论、明确表达的一系列行动和资源,旨在交付一组特定的结果。CIO必须确保战略“辩论”发生,并且所有关键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其中。从这样的辩论中应该产生行动的意愿。
当今的战略不能是过去的自上而下、C层独占的练习。战略不是由对操作一无所知的高级管理人员愉快地操纵人类棋子所玩的智力象棋游戏。菲利普·阿尔蒙德·汉密尔顿·吉布斯爵士 (Sir Philip Armand Hamilton Gibbs) KBE,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五名官方英国记者之一,他著名地将战略归类为“将基本思想提升到极致的虚荣”。
今天的战略必须少有浮华,并反映实际行为和态度环境。 换句话说,战略必须是包容性的,并且必须自下而上地工作,反映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梦想和恐惧,以及各种心智宇宙。
将战略付诸实践
两千五百年前,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斯得出结论:“人是万物的尺度。”行为经济学家告诉我们,自利是人类动机的根本。战略 — 即使是技术战略,特别是技术战略 — 必须充满人性。战略必须是“我们人民”的事情 — 而不仅仅是沃尔特·惠特曼 (Walt Whitman) 的《我自己之歌》(Song of Myself)中的“我的技术物品之歌”。
莱昂·帕内塔 (Leon Panetta),美国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前主席、白宫办公厅主任、中央情报局局长和国防部长,通过围绕共同利益包围朋友和敌人,能够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一起制定有效的战略。战略的一个重要第一步是确定,“我们都能同意什么?” 我们需要同意的一件事是事实。
CIO需要理解并协助整个组织掌握当前的技术现实和推动经济的新兴力量。同时需要积极地驳斥“另类事实”,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政治顾问和民意调查专家凯莉安·康维 (Kellyanne Conway) 引入的。CIO需要在制定战略决策的信息环境中非常主动。简单来说,战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工具/技术。组织需要决定它们想要解决的问题。
在与Paul Roehrig是Ascendion的首席战略和市场官,并且是《当机器做所有事情时该怎么办:如何在一个充满AI、算法、机器人和大数据的世界中保持领先》(What To Do When Machines Do Everything: How To Get Ahead in a World of AI, Algorithms, Bots, and Big Data)的作者,与他讨论战略时我们得出结论,公司不是一个东西。它是一群决定一起做某件事的人。战略是“那是什么”的操作系统。 战略不是“计划”的同义词。一个不指定结果的战略不是战略。
在充满看似无限风险投资资金的世界中保持一个基于事实、不被FOMO(对错过恐惧症)狂热所污染的战略视角是困难的 — 这个世界面临着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畅销营销书作者、顾问和荣休教授所描述的“产品过剩的马尔萨斯幽灵”。
但这正是当今CIO们为服务于他们的公司。 换句话说,他们所有集体利益相关者的总和所必须做的。而且他们必须以一种方式做到这一点,即使得结果众多的策略能够协调一致地共同工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oogle 即将为所有用户提供端到端加密 (E2EE) 电子邮件服务,包括非 Google Workspace 用户。这项功能无需 IT 管理员进行复杂配置,可作为 S/MIME 协议的替代方案。企业 Gmail 用户可向任何人发送 E2EE 邮件,接收方只需通过简单的身份验证即可查看和回复。该功能将分阶段推出,并将逐步支持所有电子邮箱。
Vodafone Idea 宣布将升级和扩展其在印度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光传输网络。此次升级基于诺基亚的光交换技术,旨在满足多太比特数据增长需求,支持企业客户的量子安全服务,并提升4G和5G网络容量。诺基亚将部署先进的光学设备和技术,以提高网络效率、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微软即将迎来成立50周年。这家Windows巨头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许多高光时刻和挫折。从MS-DOS到Windows,从Office到云服务,再到最近的人工智能投资,微软不断创新并主导着企业市场。尽管在移动领域失利,但其在PC和生产力软件方面的地位依然稳固。50年来,微软的产品和决策深刻影响了用户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
一项新调查显示,72% 的 Z 世代不信任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解决方案,成为对数字安全最为怀疑的一代。这种不信任显得尤为讽刺,因为 Z 世代成长于科技主导的世界,却对 AI 控制安全持保留态度。调查探讨了 Z 世代怀疑态度的根源,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透明度来解决信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