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的国家数据局旨在统筹规划,利用数据实现高质量增长和技术创新。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数据被局限在IT中使用,未能充分发挥业务方的作用。2023年Gartner 首席信息官(CIO)和技术高管调研显示,中国CIO最常见的业务重点之一就是是“数字化转型和有效利用数据”。
然而,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数据相关任务仍然是完全由IT部门驱动。从Gartner问询数据来看,与全球客户相比,中国企业更关注于数据和分析(D&A)落地,而非D&A战略。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方琦表示:“中国的CIO在促进IT内部数据团队与业务团队协作、实现数字经济的最佳业务成果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包括量化数据平台的投资回报率、利用数据改善决策,以及高效地交付D&A价值。“
为了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在数字中国的浪潮下,中国的CIO应优先考虑数据议程,从三个战略方向与业务利益相关者进行战略性沟通,以更好地拥抱数字经济。
图1:IT部门D&A领导者支持数字经济的三个战略方向
确保必要的产品管理和执行能力,打造数据产品
根据Gartner最新的首席数据和分析官(CDAO)调研,超过60%的全球D&A领导者负责领导或全面参与D&A产品开发,而Gartner从客户互动中了解到,中国的D&A领导者很少参与产品开发。
根据中国财政部对于企业数据资源处理的征求意见,供内部使用的数据服务、信息产品、洞察交付和模型等数据产品,可作为无形资产处理。对外销售的数据产品可作为存货处理。这使得企业能够灵活处理数据加工处理成本,并更好地反映数据资产的价值。
高级研究总监方琦表示:“并非每个企业都有能力打造转化型数据产品。企业应抓住最佳数据变现机会,充分利用其数据独特性、业务背景和数据消费者的优势。企业要大规模利用数据产品的价值,其产品必须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同时具备必要的产品管理和执行能力。”
利用价值流改善数据驱动型决策,打通孤立的流程
日益复杂的业务场景和瞬息万变的业务环境,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需求难以预测、难以协调不同业务职能部门的工作、用户需求不断增加、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决心改善决策流程,提高效率和敏捷性,并培养数据驱动型文化。为了打通孤立的业务流程,CIO应使用价值流来串联业务流程,包括关键决策点;借助Gartner决策智能模型来映射关键决策网络。
图2:价值流和决策网络映射
培养数据素养,打破企业边界,加速数据共享,实现更好的业务成果
过去几年中,数据和分析一直是中国CIO投资最多的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建立大数据和AI实验室,以获得独特的优势。随着数据共享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打破企业边界,与其他企业共享数据,使AI算法更加强大。
高级研究总监方琦表示:“中国的CIO需要培养数据驱动型思维,以推动业务价值的实现。为此,CIO需要让团队成员在多个业务和技术利益相关者之间担任‘译员’。这些‘译员’应明确可借助数据和分析来改善的决策要求和业务场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三星与AI搜索引擎Perplexity合作,将其应用引入智能电视。2025年三星电视用户可立即使用,2024和2023年款设备将通过系统更新获得支持。用户可通过打字或语音提问,Perplexity还为用户提供12个月免费Pro订阅。尽管面临版权争议,这一合作仍引发关注。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苹果M5 MacBook Pro评测显示这是一次相对较小的升级。最大变化是M5芯片,CPU性能比M4提升约9%,多核性能比M4 MacBook Air快19%,GPU性能提升37%。功耗可能有所增加但电池续航保持24小时。评测者认为该产品不适合M4用户升级,但对使用older型号用户仍是强有力选择。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