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日益意识到其个人信息的价值并对透明度的缺乏和持续的滥用感到失望,数字伦理登上了Gartner 2021年隐私技术成熟度曲线的顶点。
Gartner将数字伦理定义为人、企业机构和物之间开展电子交互所遵循的价值和伦理道德原则体系。随着人工智能的采用,人们首次在广泛部署一项技术之前和在此过程中就开始进行伦理道德讨论。
企业机构正在采取保护个人数据安全的行动,各国政府也正在实施严格的法律来强制执行此类措施。Gartner预测,到2023年底,全球80%以上的公司将面临至少一项以隐私为重点的数据保护法规。
Gartner研究副总裁Bart Willemsen表示:“即使在尚未制定法规的地方,客户也在积极选择与尊重他们隐私的企业机构合作。新技术的应用(例如本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技术)将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提供保护隐私的途径。”
为了应对这些法律和客户需求变化,安全和风险管理领导人必须谨慎选择平衡创新和合规的技术。Gartner预测,到2024年,全球每年由隐私驱动的数据保护和合规技术支出将超过150亿美元。
积极主动而成熟的企业机构正在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隐私设计。这可以让他们开始投资于位于技术成熟度曲线左侧的创新,例如同态加密(一套能够在加密数据上进行计算的算法)和差别隐私(使用或共享一个数据集,同时隐瞒或歪曲其中某些个人信息的系统)。
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云访问安全代理(CASB)和动态数据屏蔽等多项技术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得到广泛采用(见图一)。
图一、2021年隐私技术成熟度曲线
来源:Gartner(2021年9月)
新加入今年隐私技术成熟度曲线中的创新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