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12月20日 北京消息:近日,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第九次工作组全会圆满落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树根互联、阿里、施耐德、研华科技等289家联盟成员都参与了本次会议。研华资深研发经理梁继超出席会议,提出“共建边缘计算'互联互通、设备快速接入、服务可复用且快速上云'的边缘计算生态”的倡议,并就“研华工业APP开发与应用实践”做了分享。
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数据分析正在变得比设备本身更有价值。根据IDC的预测,到2019年,IoT创建的数据将有45%通过边缘计算被存储、处理、分析和操作。尤其在产业物联网应用中,边缘的“速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此次工作组会议中,嘉宾们也围绕开源物联网边缘计算项目-EdgeX Foundry,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交流。
借助EdgeX Foundry开源微服务框架在边缘计端的能力,研华倡议共建边缘计算“互联互通、设备快速接入、服务可复用且快速上云”的边缘计算生态。
EdgeX Foundry 并不是一项新标准,而是统一标准和边缘应用的一种方式。其进一步推动了“智能”向边缘的渗透,以便解决响应延迟问题、带宽和存储问题,以及远程操作问题。
基于EdgeX Foundry微服务框架,研华构建了工业边缘智能解决方案,目前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扩展和加强:
● 多协议采集微服务
● 数据清洗及预处理微服务
●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训练模型在边缘端的分析预测及检测服务(Inference Engine)
● 边缘端数据可视化服务(2D/3D)
● 数据上云
……
同时,研华也会持续与EdgeX Foundry合作,加强框架在各方面的服务能力,包括计算能力,例如框架可以支持GPU硬件计算等资源的管理能力。
除了边缘互联互通,工业APP也是本次会议中的热议话题。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30万个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
要如何做呢?继超提出,工业APP在正式上线前,除了必须解决行业用户具体需求及痛点之外,也应该同步思考,工业APP的订阅/退订、权限管理、弹性扩容、共享服务、运维管理等问题。同时,继超基于WISE-PaaS工业物联网云平台,展示了研华如何快速开发,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进行了分享。
对于研华而言,建立WISE-PaaS的初衷是推动物联网生态体系的融合,建立一个产业链上下游都能融入的平台,将关键技术或SRP解决方案置于平台中分享给用户,降低客户在智能化转型中的障碍,并普及物联网技术运用于各产业。
早在2016年,研华董事长刘克振曾对物联网发展做过阶段性描述:
● 第一阶段,研华重点搭建嵌入式硬件平台;
● 第二阶段,研华着力部署WISE-PaaS及软硬件整合解决方案;
● 第三阶段,则深度聚焦垂直行业的云服务,由研华和伙伴通过“共创”来完成。
研华选择与行业专家公司之间的充分合作、整合,形成可以标准化复制的软硬件整合解决方案SRP,即共创SRP。研华发现通过共创,双方合作共同设计基于物联网云平台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经常能有效结合彼此专业,创造双赢。
万物互联时代,全世界都在积极拥抱物联网。随着各大巨头进场卡位,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之间深度整合。研华期望以共创模式赋能全球物联网产业,与伙伴一同登录物联网下一阶段。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