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8月23日 北京消息: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预测,2018年全球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支出将超过1140亿美元,较去年增加12.4%;预计2019年安全市场将持续增长8.7%,达1240亿美元。
Gartner研究总监Siddharth Deshpande表示:“信息安全主管正努力协助企业机构以安全的方式使用技术平台,以提升其竞争力并带动业务增长。持续存在的技术短缺问题,加上欧盟通用数据保护规则(GDPR)等法规上的变革,都在持续带动安全服务市场的增长。”
Gartner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带动安全支出增长的前三大因素包括安全风险、业务需求及行业变化。隐私问题也逐渐成为关键因素。Gartner预测,到2019年,隐私问题至少会带动10%的安全服务市场需求,同时将影响多个部门,例如身份识别和存取管理(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 IAM)、身份治理与管理(identity gover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IGA)以及数据外泄防护(data loss prevention; DLP)。
Siddharth Deshpande指出:“媒体大肆报道的数据外泄事件,如新加坡医疗保健集团(Sing Health)近日遭受攻击、造成150万名患者个人医疗记录外泄的事件,更加体现出将敏感数据和IT系统列为重要基础架构的必要性。而安全与风险管理必须成为所有数字化商务计划当中重要的一部分。”
到2019年,带动全球安全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更加重视建立监测与响应的能力、GDPR等隐私权法规,以及解决数字化业务风险的必要性(见表一)。
表一、2017-2019年全球各市场部门安全支出(单位:百万美元)
|
市场部门 |
2017 |
2018 |
2019 |
|
应用程序安全 |
2,434 |
2,742 |
3,003 |
|
云端安全 |
185 |
304 |
459 |
|
数据安全 |
2,563 |
3,063 |
3,524 |
|
身份存取管理 |
8,823 |
9,768 |
10,578 |
|
基础架构保护 |
12,583 |
14,106 |
15,337 |
|
整合风险管理 |
3,949 |
4,347 |
4,712 |
|
网络安全设备 |
10,911 |
12,427 |
13,321 |
|
其他信息安全软件 |
1,832 |
2,079 |
2,285 |
|
安全服务 |
52,315 |
58,920 |
64,237 |
|
消费性安全软件 |
5,948 |
6,395 |
6,661 |
|
总计 |
101,544 |
114,152 |
124,116 |
来源:Gartner(2018年8月)
Gartner预测,影响2018-2019年信息安全支出的关键趋势包括:
到2019年,至少有30%的企业机构将产生GDPR相关服务的支出。
GDPR已于今年5月25日生效,企业机构正持续努力达到合规标准。对于欧盟地区的企业或在该地拥有顾客及员工的所有企业机构来说,实施、评估并审核与GDPR相关的业务程序,有望成为其安全服务支出的核心项目。
到2020年,将有超过40%的企业机构,因其数字化转型计划的风险管理和隐私问题而增加安全服务支出。
过去几年里,咨询与实施(Consulting and implementation)服务供应商已更新服务,以支持其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将受规管数据,关键运营与知识产权保护部署在公有云、软件即服务(SaaS)及物联网(IoT)装置的转型过程中,安全性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到2020年,至少有50%的安全软件以服务(订阅与管理式)的方式提供
未来,安全即服务(security as a service)除部署于企业内部外,其混合式部署也逐渐吸引买家。Gartner的安全服务采购行为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两年内计划以混合式部署的模式部署特定安全技术,如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SIEM)。平均来讲,管理式服务约占所有部署的24%。
Siddharth Deshpande表示:“内部部署(On-premises deployments)仍然最受欢迎,但对部分技术来说,通过云提供安全服务正逐渐成为更受欢迎的服务提供模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nthropic周一发布了旗舰模型Opus 4.5,这是4.5系列的最后一个模型。新版本在编程、工具使用和问题解决等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是首个在SWE-Bench验证测试中得分超过80%的模型。同时推出Claude for Chrome和Claude for Excel产品,分别面向不同用户群体。Opus 4.5还改进了长文本处理的内存管理,支持付费用户的"无限聊天"功能,并针对智能体应用场景进行了优化,将与OpenAI的GPT 5.1和谷歌的Gemini 3展开竞争。
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了Uni-MMMU基准测试,专门评估AI模型的理解与生成协同能力。该基准包含八个精心设计的任务,要求AI像人类一样"边看边想边画"来解决复杂问题。研究发现当前AI模型在这种协同任务上表现不平衡,生成能力是主要瓶颈,但协同工作确实能提升问题解决效果,为开发更智能的AI助手指明了方向。
总部位于圣地亚哥的AI公司耐能发布新一代KL1140芯片,这是首款能在边缘端运行完整变换器网络的神经处理单元。该芯片可将大语言模型从云数据中心转移到便携式本地设备中,四颗芯片组合可实现类似GPU的性能,支持1200亿参数模型运行,功耗降低三分之一至一半,硬件成本减少十倍。
360 AI Research团队发布的FG-CLIP 2是一个突破性的双语精细视觉语言对齐模型,能够同时处理中英文并进行精细的图像理解。该模型通过两阶段训练策略和多目标联合优化,在29个数据集的8类任务中均达到最先进性能,特别创新了文本内模态对比损失机制。团队还构建了首个中文多模态评测基准,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为智能商务、安防监控、医疗影像等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