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7月30日 人物访谈:“在轨道上跑得起来和停得下来就是我们的主业。”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总工程师甘敦文形象的描述了纵横机电所做的事,覆盖了机车车辆的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四大关键技术。
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总工程师甘敦文
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纵横机电”)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的全资子公司,是轨道交通移动技术装备系统供应商,重点发展制动、牵引、减振、安全技术、并形成产业化。
随着国企改制,纵横机电也在进行公司制改造。目前1300人的纵横机电拥有将近500人的设计团队,以及采购、生产、质检、服务等团队,5年来平均产值稳定在70亿。
信息化的持续升级
纵横机电的信息化历程可谓由来已久,2007年开始,纵横机电就从制图到模拟仿真再到机电一体化都实现了信息化,在这个过程中都有达索系统的身影。
随着各个系统的逐渐庞大,分散的系统数据需要进行统一管理,在2013年纵横机电又部署了统一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平台ENOVIA,并随后将PLM和ERP(企业资源管理)进行打通。之后DELMIA三维工艺平台的加入让设计所见即所得,到现在达索系统3D体验平台实现综合仿真,形成统一的平台。
作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管理型高新技术制造企业,设计占纵横机电总比重的80%,所以其也把设计作为“源头”,在信息化建设上PLM也就成为核心。现在很多企业在做ERP和PLM时都是分离的,这样也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孤岛,通过IBM咨询对整体信息化的规划后,纵横机电决定所有数据必须从PLM到ERP。构建“以PLM为核心、ERP为基础、BPM为引擎”的研发制造协同平台,为实现产品智能制造奠定信息化基础。
所以2015年ERP的招标需求就是需要同ENOVIA打通数据交互壁垒,第一次就有50多个标准化接口,将两个系统融合。这也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智能制造,信息流和物理流在一个系统平台中,减少人为干预,满足客户需求。
纵横机电的信息化升级还在继续,随着人力成本的逐渐增高,管理型研发的需求也提上日程。在满足市场碎片化和客户需求多样性的同时,纵横机电还需要运用技术标准化来降低制造成本。所以纵横机电也在同达索系统进行探讨,希望借助3D体验平台进一步缩短研发周期,满足客户需求。
智能制造的协同效应
响应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横机电除了在永丰基地之外,在天津武清还有400亩工厂在建,建成后将承担所有机械加工工作,永丰基地则成为设计中心。
“将设计和加工分离,对于碎片化的市场和越来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是有利的。”甘敦文说,这也符合了纵横机电整体业务的增长需求,通过PLM这个核心以及连通ERP和供应链管理,可以直接将最新的设计图纸推送给子供应商进行生产。
例如加工5万小时需要换刀具,相关需求会自动通过ERP转化为采购订单发送到供应商,完成采购收货扫描发货单后,刀具直接入库。
现在三维工艺数据进入机床后,经过编程的机床可以实现自动加工。而且机床还实现了加工的同时进行测量,随时反馈和修正问题,无需人工干预。目前纵横机电已经实现了一名员工管理三台机床的配置,基本上无人操作,仅需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巡视。
最近纵横机电也在尝试健康管理的应用,离散型制造大多是计划维修,设备按照一定的维修周期进行维修。现在健康管理的理念是通过对设备或产品历史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并与设备或产品实时状态进行比对,预测设备或产品可能会出现的故障及时段,将计划修调整为状态修,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即刻报名参加2024 AI创新者大会暨PEC·提示工程峰会,与百位AI创新者一起围观“AI企业”如何解“企业AI”落地难题。
即刻报名参加2024 AI创新者大会暨PEC·提示工程峰会,与百位AI创新者一起预见“AI超级个体”。
即刻报名参加2024 AI创新者大会暨PEC·提示工程峰会,与百位AI创新者现场“预见2025”。
戴尔负责边缘计算、战略和执行的高级副总裁Gil Shneorson对CRN表示:“因此,我们已经开始着手有效创建边缘云的工作。”“它仍然是唯一一款能将所有一切结合在一起的边缘运营软件。目前还没有其他类似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