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4月26日 北京消息:全球领先的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和分析解决方案供应商Teradata天睿公司(Teradata Corporation,纽交所:TDC)日前委托领先的技术行业市场研究机构Vanson Bourne对全球700家大型跨国企业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型企业(83%)一致认为云端是运行分析任务的最佳选择。大多数受访企业希望在未来五年内(2023年前)实现云端运行所有分析任务。但绝大多数企业(91%)表示,企业应加速将分析技术迁移至公有云。
企业实现云端分析存在哪些阻碍?调研结果显示,阻碍企业将分析技术迁移至云端的最大障碍包括安全性问题(50%)、可用技术的不成熟且低效(49%)、法规合规性(35%)及缺少信任(32%)。其它问题则集中在技术整合与人才匮乏上。其中,30%的企业难以将原有系统与云端应用对接,而29%的受访者认为阻碍在于企业不掌握相关技术。
本次《云端分析现状》调研面向全球700家大型跨国企业的技术高管,这些行业巨头的平均全球年收入高达97.3亿美元,其中19%的企业年收入高达500亿美元。
Teradata天睿公司首席营销官Martyn Etherington表示:“调查结果明确指出,分析市场正朝着云端分析的方向发展,但目前很多纯云端分析引擎的处理能力差、速度慢,难以应对企业级规模的分析负载。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大规模云端分析的性能缺口实际上更为严重。41%年收入2.5-5亿美元的企业和63%的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的大型企业认为现有技术的不成熟和低效是主要障碍。Teradata天睿公司依托其成熟的云端分析环境而备受认可,帮助企业轻松处理数百TB量级数据,支持数千用户每天运行数百万次查询。”
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型企业对分析技术的使用愈发成熟,三分之一的企业已能够运用复杂的深度学习与机器学习技术支持人工智能(AI)项目。这些企业还在云端部署方面经验丰富,整个企业内三分之一的员工目前正在使用公有云服务。但与其它业务应用和负载相比,企业仍需加快步伐,将分析任务迁移至云端,并实现云端运行分析技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纳德数据中心与Calibrant Energy合作开发首创电池储能系统,通过绕过传统电网升级时间线,使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在建数据中心园区提前数年上线。该31兆瓦、62兆瓦时储能系统计划2026年投运,将作为响应电网的动态资产,在需求高峰期放电,增强区域电网可靠性。这标志着美国首次使用专用电池系统加速大型数据中心并网。
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LUMINA系统,专门检测AI在回答问题时的"撒谎"行为。该系统发现AI有时会忽视提供的参考资料,固执地依赖内部知识生成不准确回答。LUMINA通过监测AI对外部文档和内部知识的依赖程度来识别这种行为,在多个测试中达到90%以上的准确率,比以往方法提升13%,为构建更可信的AI系统提供了重要工具。
微软在Edge浏览器中推出增强版Copilot模式,提供更强大的AI代理功能,目前在美国进行限量预览。该模式包含Actions和Journeys两大功能:Actions让浏览器能代表用户执行任务,如语音控制打开网页或查找文章特定内容;Journeys则记住用户浏览历史,帮助用户继续之前的研究任务。此举正值AI浏览器竞争加剧,OpenAI推出ChatGPT Atlas、Perplexity发布Comet、谷歌集成Gemini到Chrome。目前Chrome占据71%市场份额,Edge仅占4.67%。
这项由法国CentraleSupélec大学领导的研究通过严格控制的实验,系统比较了AI的推理训练与传统训练方式。研究发现推理训练在数学、开放式任务中效果显著,但需要70亿参数以上模型才能充分发挥优势,且成本增加明显。研究为AI开发者提供了明确的应用指导,有助于根据具体场景选择最优训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