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科学家预言人类将在100万年后变成混合机器人物种。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5月16日报道,现代人几乎将认不出100万年后的人类及他们所过的生活。专家说,我们很可能将与科技结合,从而形成仿生生物。
人类届时可能已将所有的理论方程统一起来,创建了“统一的理论”,从而使得我们对宇宙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认识。
但是,当我们努力确定在科技主导的世界作为人类意味着什么时,100万年后的生活也并不容易。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理论物理学家布赖恩·布林教授在谈论《国家地理》频道的新节目《100万年后》时发表了上述评论。该节目探讨了在遥远的未来,人类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布林教授对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记者说,他认为,100万年后的人类跟现在的人类长相差别会很大。
他说,我们的生命将变得完全不同,以至于现在的人类或许认不出来。
布林教授说:“我们将需要高强度的教育,才能理解100万年后的生活参数。”
物理学家称,未来人类将与机械相结合成为半机械生物。
他说:“我们已经发现,生物与人造物之间的区别正开始变得模糊。我预言会出现生物与人造物相结合的混合物种。”
即便科学家再进行数千年的物理学研究,我们的宇宙仍会有很多未解之谜。
布林教授说:“我们将真正了解基本力和物质的基本成分,并将所有阐述量子力学和重力的方程合并成某种统一的理论。”
他还说:“但对于我们完成的每一部分,我们都会问一些甚至无法确切阐述的问题,因为我们不具备那些概念。”
布林教授说,一个例子就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于1915年提出了广义相对论,随着这一理论的诞生,衍生了有关引力的新理论”。他说,“现在,我们可以解决宇宙起源的问题”,但是在物理学研究早期,这是不可能的。
参与该系列节目的还有包括之前为漫威公司写剧本的查尔斯·索尔在内的科幻小说作家。
索尔对趣味科学网站记者说:“100万年的概念很抽象。以人文学科为例,其发展远比我们所处的时代要快,当今的大多数技术问题都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决。”
人类还将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这些问题将远不同于我们如今面临的问题,比如,弄明白人工智能的作用,以及定义在科技世界中作为人类的意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