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近日发布《机器的崛起:中国高管眼中的人工智能》研究报告,称人工智能发展近临界点,其迅猛发展将为科技产业公司带来更多的利好,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行业并未做好迎接人工智能的准备。
人工智能是有关计算机系统的理论和发展,这类计算机系统能够代替人类智能执行一般由后者执行的任务,比如视觉感知、语音识别、决策和语言转换。
过去十年,计算能力大幅提升、深度学习算法不断提高、机器学习变得更加强大。与此 同时数据量的急剧增长大大推动算法发展,人工智能加速增长,目前已完全具备实现大规模商用的潜力。特别是在语音识别应用、无人驾驶等领域都可以预见到人工智能的大爆发趋势。
在国内,“百度大脑”即为其中推动因素之一。由百度建立研发平台供第三方开发人工智能应用,投资无人驾驶汽车研究,提供给关注机器学习应用及相关商业模式创业公司的利用。
上述报告称,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更有利于科技板块,由于这一行业具有相关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行业还没准备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多还没把其视作战略重点。
此项报告对中国80家公司(其中60家来自传统行业)展开调查,90%的受访者都认为人工智能会成为其所在行业的一股颠覆性力量。60家来自传统行业如零售、重工业和建筑业。调查对象还包括来自中国互联网公司的20位人工智能专家。
大部分受访者认同人工智能将会成为颠覆性力量,尽管变化在各行业有所差别,影响方面从提高运营效率的应用程序开发到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开发,不一而足。
但如何对这一技术进行投资,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其CEO并没有将人工智能作为战略重点,60%以上的人认为其公司在过去一年中,人工智能技术进展缓慢。
大多数接受调查的高管指出,人才匮乏是主要障碍。事实上,中国只有不到25%的人工智能从业者拥有超过10年的行业经验,美国这一比例为50%。且国内高等院校开设机器学习等相关专业的屈指可数。有60%受访专家认为,大型互联网公司最有希望领导本公司所在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尽管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受全球高科技企业推动,不少中国企业也在致力于此新兴领域。中国政府方面也认定人工智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投入重金开展学术研究。互联网巨头将其视为重点,初创公司不断开发机器人、医疗卫生以及无人机等领域的应用,部分中国公司超越全球对手,如NIST的科大讯飞及Imagenet的海康威视。
至于中国传统行业该如何思考与应对,麦肯锡亚太区半导体咨询业务负责人、全球合伙人唐睿思(Christopher Thomas)指出,明确制定怎样的人工智能战略,以及如何去实施这一战略是关键。“企业现在处于怎样的阶段?未来的目标竞争领域是什么?需要哪些人工智能能力以及如何获得这些能力?这些都是中国企业的CEO们在制定‘人工智能’战略时必须积极思考的问题,从而做出审慎决策。”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Hugging Face推出开源工具Yourbench,允许企业创建自定义基准来评估AI模型在其内部数据上的表现。这一工具通过复制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基准的子集,以极低成本实现了对模型性能的精确评估。Yourbench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更贴合实际需求的AI模型评估方法,有望改善模型评估的方式。
Cognition AI 推出 Devin 2.0,这是其 AI 驱动的软件开发平台的更新版本。新版本引入了多项功能,旨在提升开发者与自主代理之间的协作效率。最引人注目的是,Devin 2.0 的起价从每月 500 美元大幅下调至 20 美元,使其更易于普及。新功能包括并行 Devin、交互式规划、代码库搜索等,有望提升开发效率并增强用户控制。
安迪·卡拉布蒂斯是一位杰出的CIO,她的职业生涯横跨多个行业和地区,经历了多次变革时刻。她在福特和通用汽车锻炼了领导力和技术专长,后来在戴尔、拜奥根和国家电网等公司担任高管,推动战略创新。本文总结了她对IT领导者核心技能的见解,包括战略沟通、情商、协作、远见卓识、变革管理和敏捷性等,对当今IT领导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边缘 AI 计算将使人形机器人、智能设备和自动驾驶等应用从数据中心和云端服务器解放出来,转移到制造车间、手术室和城市中心等场景。它能实现低延迟和自主决策,使 AI 无处不在,推动工业设施全面自动化,彻底改变商业和生活方式。边缘 AI 正在快速发展,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推出相关硬件和软件平台,未来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