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小巴北京成都上线 完成短途拼车出行战略布局

12月15日,滴滴正式宣布推出小巴业务,该产品通过搭建算法模型和大数据计算能力,优化站点和路线规划,专注解决用户3公里以内的短途出行问题。

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12月15日 北京消息(文/王聪彬):

通过人工智能,滴滴出行正在改善中国复杂的交通环境。

12月15日,滴滴正式宣布推出小巴业务,该产品通过搭建算法模型和大数据计算能力,优化站点和路线规划,专注解决用户3公里以内的短途出行问题。

目前产品已经在北京和成都上线,这也意味着滴滴正式完成了短途拼车出行领域的战略布局。易观汽车与交通出行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张旭表示,滴滴小巴通过提供短途拼车服务提倡共享出行,是一个创新的产品和模式。从产品功能看,与公交和共享单车、电动代步车不同,小巴作为地铁站、公交站的接驳交通工具,是进一步细分市场的便民服务。

提供差异化增值服务细化1元到10元的需求

有了专车、有了快车、有了顺风车,当智能出行的场景愈发丰富后,技术的发展还能带来哪些优化空间?

在滴滴出行高级产品总监罗文看来,滴滴小巴要解决的是3公里以内的短途出行问题,要改造的是“公交1块钱,打车10块钱”之间的巨大空间。

公共交通是一个大盘,过去理解为计划经济,你可以打出租车,或者自主买车,要不就是乘搭飞机火车。“但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今天每个人对出行的诉求都不一样,有人觉得希望更舒适一点,有人希望更快一点,有人希望更便宜,需求非常多样,就像今天的酒店住宿,民宿经济型五星级都有。相对来看,你会发现出行并没有多少业态。”

再从供给的角度看,公共交通完全是计划性的,固定路线、固定时间发车,只能发固定大小的车,人多了就站着,人少了就空着;另一个维度,打车非常有效率,但效率并没有带来空间,很多时候车上面的位置是空余的。

所以,在计划性的公共交通和效率型的私人出行之间,滴滴小巴这一全新的产品被开发出来。“我们希望通过虚拟站点、动态价格、动态路线去为用户提供更有性价比的服务,高性价比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价格相对划算,比公交车贵一点但是有座位,比地铁站周边的黑车安全还便宜,人工智能通过不断的运算来获得更高的效率和乘坐率。”

人工智能背后司乘两端的应用变革

滴滴小巴从2016年3月开始立项,6月开始在北京回龙观地区试运营,目前已经在北京的北五环以北以及成都的高新区上线,进行小范围的运营。

小巴是一个倡导多人共乘出行的智能产品,智能小巴的三大产品特色包括智能计价、虚拟站点以及最优路径规划。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回龙观的地铁站出来后,对去往相同方向的乘客进行聚类,让他们搭乘同一辆车出行,线路热度越高,同行人共同分摊成本,单个用户成本下降,让5元内专座出行成为可能。

要实现“5元专座”的高性价比,就要从司乘双方的体验上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效率优化。

从乘客端上说,由于公共出行是一个人多要讲效率的领域,所以首先要统一空间。罗文介绍称,基于滴滴大数据,小巴团队通过热力图挖掘出高覆盖、密集的上车点,所有上车点都要求易于车辆停靠,并且易于司机和乘客找到。司机到达虚拟站点后,会等乘客2分钟,如果乘客没有到,司机就会前往下一个地点。

从司机端来说,司机并没有接单的过程。他按照系统分配的路线行驶,系统说往前走右拐靠边停,三分钟之后出发有一个乘客上车,司机就按照路线行驶然后停车,时间到了就离开。司机不会和乘客电话沟通,到达虚拟站点后,乘客报手机尾号作为验票凭据。司机需要做的,只是服务好乘客,后台会不断更新车上的库存(座位)和优化行驶路线。

“从测试的情况看,滴滴小巴上车的效率,司机到达站点平均30秒就能接到客人,降低车上乘客和司机的效率损耗。”

用更好的服务解决基层交通需求

找到了用户需求,找到了效率优化的路径,如何扩宽场景应用成为了下一个话题。

在罗文看来,高性价比的短途出行应用场景是非常丰富的。“需求结构越往底层需求是越旺盛的,柴米油盐的事情是最多的,去学校接送个孩子,去超市购物,不管在五环内还是五环外,只要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区域就有类似的需求。”

在回龙观,调研显示有20%的需求来源于接送孩子。父母或祖父母觉得带孩子挤公交有点难受,但打车又太浪费,小巴服务能够满足这类社区周边日常生活出行的需求。

除了公交,智能单车也是过去半年被社会热议的短途出行手段。对此,罗文认为,智能单车的应用场景有一定限制,比如短途1-2公里会比较方便,相对来说小巴可以跑三五公里或者更长的距离。“试想一下,冬天下雪、或者大包小包的情况下,单车是否合适出行?车至少是一个冬暖夏凉的场景,所以现在很多女生就说冬天冷,不要问我别的,我不可能骑车的。”

在小巴这一全新的产品中,“我们给用户的是一个标准的座位,一个座椅,这部分用户可能不太关注这个车的样子、排量,舒适度比如空调、内饰,我们以座位来量化提供服务,乘客下单的时候获得的价格是动态一口价。”

易观汽车与交通出行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张旭也认为,从产品功能看,与公交和共享单车、电动代步车不同,小巴作为地铁站、公交站的接驳交通工具,是进一步细分市场的便民服务。对于不愿步行和骑车的用户,尤其在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时,小巴提供了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并与专车形成市场协同,扩大了共享经济覆盖人群,同时对黑车市场也是有力的打击。

利用大数据计算能力,只要能不断提高拼成率,将减少单人出行车次,实现几千辆车满足几十万的出行需求,多人同乘的低碳出行成为可能。以当前小巴在北京回龙观的业务为例,每天售出座位峰值达5000座,并且这个数据只用了60辆车来完成,每车日均完成超过80座,在高峰时期每车平均完成12个座位/小时。

未来,同样的模式有望在更多的出行场景以及更多类似的社区得以推进。

来源:业界供稿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16

12/15

14:41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
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