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洲媒体(which-50)报道,埃森哲最近一项研究显示,未来二十年人工智能的应用会极大地提高生产力,预期可以带来两倍的经济增长速度。
未来二十年的时间里,人类对“工作”的定义以及“人与机器的关系模式”都将迎来更新。埃森哲首席技术官Paul Daugherty说:“人工智能会是信息革命之后的新一轮生产力革命。”以计算机为代表应用的信息革命发生在20世纪后半叶,将人类的生产力相对上一个工业革命时期翻了不止一番。
Daugherty表示,在AI、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这些前沿技术的综合影响下,人们生产和销售的模式已经在慢慢发生改变。“我们的研究显示,随着AI技术的愈加成熟,势必会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近些年世界经济所苦恼的生产停滞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到时候也会迎刃而解。”
埃森哲使用数据模型对未来AI可能对12个发达经济体造成的影响进行预估。目前,这12个经济体的经济产值超过世界经济总产值的50% 。
“经济龙头美国将会成为AI最大的受益者。预计到2035年,其年增长率会从2.6% 增至4.6% ,这意味着每年8.3万亿美元的增产。”
美国之外,研究人员预计到2035年,英国的年增占率会从2.5% 升至3.9% 。而日本的年增长率更是有可能达到目前的三倍。此外,德国、荷兰等经济体也将迎来至少两倍速的经济增长。届时,随着AI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人们得以从“低效”工作中抽身出来,做真正高效的事。
“技术的进步使完成经济两杯增速的时间大大缩短。经济增长两倍速在经济发展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前文所述的增长还只是模型假设,具体的增长情况还取决于各国对新技术的普及速度与应用能力。”于此,埃森哲给出了几条建议:
- 改变思维模式:未来是人-机共存双赢的时代,思维模式和知识储备都要与时俱进;
- 发展AI监管:创建自适应、能够自我完善的监管法律,以缩小技术进步和监管响应之间的时间差;
- 制定AI道德规范:新的生产力带来新的社会问题,道德观念应适应新形势;
- 重视利益再分配:AI所带来的新生产力浪潮有益处也有缺点。政策制定者应该谨慎平衡其中的矛盾,减少AI所带来的社会冲击。
“不仅是经济,AI同样预示着人类成长的巨大潜力。”埃森哲常务董事Mark Purdy说道。“为了实现AI效益的最大化,相关从业者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准备——包括技术上、政策上、道德上和社会层面上。AI的脚步日趋益近,从业者应早做准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云服务部门与OpenAI签署了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七年协议,为ChatGPT制造商提供数十万块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这标志着OpenAI从研究实验室向AI行业巨头的转型,该公司已承诺投入1.4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在AI时代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亚马逊而言,这项协议证明了其构建和运营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的能力。
Meta FAIR团队发布的CWM是首个将"世界模型"概念引入代码生成的32亿参数开源模型。与传统只学习静态代码的AI不同,CWM通过学习Python执行轨迹和Docker环境交互,真正理解代码运行过程。在SWE-bench等重要测试中表现卓越,为AI编程助手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当今最大的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一座小城市。美国数据中心已占全国总电力消费的4%,预计到2028年将升至12%。电力供应已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核能以其清洁、全天候供电特性成为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新选择。核能项目供应链复杂,需要创新的采购模式、标准化设计、早期参与和数字化工具来确保按时交付。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发现AI训练中的"繁荣-崩溃"现象,揭示陈旧数据蕴含丰富信息但被传统方法错误屏蔽。他们提出M2PO方法,通过改进数据筛选策略,使模型即使用256步前的陈旧数据也能达到最新数据的训练效果,准确率最高提升11.2%,为大规模异步AI训练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