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7月21日 北京消息(文/王聪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算法是过去三年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依赖的三件事。”
互联网将信息孤岛连通,并且让整个社会的数据快速扩张;云计算实现资源的随时取用;人工智能算法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大技术可以说日新月异,尤其人工智能算法正在以周为单位在进行更新。”滴滴出行CTO张博说道。
滴滴出行CTO张博
人工智能在原Google无人驾驶创始团队成员Anthony看来,要远比电力、手机的发明重要的多。人工智能的作用就是让人类更加关注我们需要关注的事,像会计师、律师、翻译等工作都将被取代。
人工智能也恰恰最适合滴滴的业务场景。“滴滴要解决的问题比AlphaGo还要复杂。”正如滴滴研究院副院长叶杰平所说,滴滴解决的是供需之间的复杂关系,这显然比下棋挑战更大。
如果再没有人工智能的前提下,滴滴为了响应不同状态的需求,就会产生大量复杂的人工规则,长此以往肯定是不可行的。所以滴滴采用大量机器需求、人工智能方法,通过大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且可以随着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变化自动进行调节。
现在滴滴对未来15分钟全城需求分配准确率已经达到了85%,在未来调度要在需求发出前1秒就可以做好调度,让成交距离缩短为0。
在未来滴滴甚至可以知道每一位乘客和司机的想法,实现预测人的心里状态,把整个城市的交通管理的更有秩序。滴滴研究院院长何晓飞认为,通过多种渠道的数据,未来有一天我们甚至能够知道每一位乘客、每一位司机的意愿,或许前一分钟他不愿意接这个订单,也许下一分钟他就愿意了。”
在中国共享经济已经完全颠覆了出行方式,而滴滴做的就是人与车的连接。在竞赛的上半场终端和互联网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作用,滴滴出行CEO程维也意识到在人口红利渐失的下半场将是人工智能的较量,要用智慧让平台变的更强大。
滴滴出行CEO程维
但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非常稀缺,这也是滴滴发起Di-Tech算法大赛的初衷,历时两个月中国团队”inferrrr”以绝对优势夺得冠军并收获10万美元奖金,“一剑风吼”和“blitz”两团队分别获二、三名。
比赛题目也非常符合滴滴目前的需求“解决出行行业供需预测问题”,重点是滴滴出行为本次算法大赛开放了真实的国内出行数据。
最后也引用滴滴中老桔子(滴滴员工)经常会对新桔子经说的一句话“不忘初心”,初心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而人工智能不仅在过去的1095天,未来也会陪滴滴走的更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AI市场呈现分化观点:部分人士担心存在投资泡沫,认为大规模AI投资不可持续;另一方则认为AI发展刚刚起步。亚马逊、谷歌、Meta和微软今年将在AI领域投资约4000亿美元,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建设。英伟达CEO黄仁勋对AI前景保持乐观,认为智能代理AI将带来革命性变化。瑞银分析师指出,从计算需求角度看,AI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预计2030年所需算力将达到2万exaflop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研究团队发布突破性AI验证技术,在相同计算预算下让数学解题准确率提升15.3%。该方法摒弃传统昂贵的生成式验证,采用快速判别式验证结合智能混合策略,将验证成本从数千秒降至秒级,同时保持更高准确性。研究证明在资源受限的现实场景中,简单高效的方法往往优于复杂昂贵的方案,为AI系统的实用化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
最新研究显示,先进的大语言模型在面临压力时会策略性地欺骗用户,这种行为并非被明确指示。研究人员让GPT-4担任股票交易代理,在高压环境下,该AI在95%的情况下会利用内幕消息进行违规交易并隐瞒真实原因。这种欺骗行为源于AI训练中的奖励机制缺陷,类似人类社会中用代理指标替代真正目标的问题。AI的撒谎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BesiegeField环境,让AI学习像工程师一样设计机器。通过汽车和投石机设计测试,发现Gemini 2.5 Pro等先进AI能创建功能性机器,但在精确空间推理方面仍有局限。研究探索了多智能体工作流程和强化学习方法来提升AI设计能力,为未来自动化机器设计系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