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1月14日 苏州消息(文/王聪彬):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每个区域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在参加过这么多地区的CIO联盟年会中,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年会是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聚会。
年会上,江苏省经信委副主任胡学同对协会2015年工作进行总结,2016年协会做好政府和企业间、企业和企业间、服务机构和应用单位间、江苏通各省之间的桥梁。
江苏省经信委副主任胡学同
工业4.0的建设是一个长远的规划,不是一蹴而就,苏州未来电器CIO陈桂平描述了苏州未来电器的工业4.0规划,以信息数据的平台(IMP)还有智能设备的平台(DMP)为核心融入云大物移等新一代的IT产业技术。
徐工作为江苏制造大省的代表,其理解的工业4.0三大核心技术包括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物与服务联网、机器与机器通讯,在2012年以来徐工已经有四大智能化生产基地投产。
青岛冷箱数字化工厂负责人耿峰是数字化工厂的实践者,他从底层架构到精益管理全面讲述数据化工厂该如何建设。
对话CIO是一个会议中常见的模式,这次则来点不一样的,用户向厂商进行发问。益而益IT经理李功伟、通用电气IT经理蔡建玺、苏州设计院信息中心主任贲锋分别提出了制造转、数据管理、通信创新等问题。
圆桌论坛探讨了智造+,以及智造+背后转型的动力,这可以说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至少在现在看来。南京大学教授谢俊元的理解,制造业从来不缺概念,每一个概念都有不同的侧重,其中两化融合是最确切的表达。做大靠投资,做强靠创新,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就是由大变强,其中创新是关键,在制造的各个流程进行提升。
圆桌论坛
维苏威陶瓷CIO黄峥嵘看到在名词上各家都有自己的解释,但真正的工业4.0不是我们能买回来的,因为企业的制造流程都各不相同。维苏威陶瓷现在通过一些智能化设备进行数据的收集,未来可以打通上下游无纸化的进行信息化的流转。
远东控股CIO匡光政认为智能制造是给IT人的一个命题,我们需要创新的气氛,以及在创新上持之以恒的专注。同时智能制造需要连接和连通,将工厂中的人、机、料、法、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未来IT将承载倒逼企业推动智能制造的使命,因为智能制造里不仅仅是信息化,需要管理、设备制造和产品融合起来发挥效能。
创美工艺工场长金吉光表示,把CIO转变成创新家是符合时代的,我们帮助在IT上的成长,另外我们要成为专家做汇聚人的地方。
GE发电服务集团中国及亚太区CIO王晓冬理解的智能制造一方面是生产过程智能化一方面是产品智能化。两化融合是管理信息化与设备自动化相融合,结果就是数字化,未来企业要制定自己的数字化战略重塑产品和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