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针对来自14个行业的252位CIO的在线调研,并深度剖析美的、国泰君安证券、深圳大学、华润数科、卫龙集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等10大经典企业的实践案例之后,研究团队总结出了这份沉甸甸的研究成果——《2024中国CIO企业视频会议选型指南暨十大典型企业实践案例集》。
希望这份既有方法论,又有调研数据,还有真实实践案例的选型指南,对正在进行企业视频会议选型的您有所帮助,感兴趣的CIO朋友可以立即下载,仔细品鉴!
一、报告内容提纲
二、研究框架及问题
企业视频会议一直是大中型企业数字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通常具备跨区域、多分支机构等特点。为了让信息实现有效、稳定、安全的上传下达,企业通常高度重视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往往因此而布置专门的会议室、网络专线、专业终端等,投入成本巨大。
沿着CIO们在企业视频会议选型时的思考决策路径,研究团队列出了四个关键的问题,并围绕这几大问题开展研究。
1.企业为什么需要视频会议系统?云视频会议的崛起,带来了哪些新的价值?
2.CIO在企业视频会议系统选型决策时,最看重哪些价值点?
3.云视频会议与传统视频会议,该走哪条路线?是否注定无法兼容?
4.云视频会议选型中,CIO们该如何选择?
研究团队尝试通过问卷调研、基于行业领导企业CIO深访的实践案例研究等方式,找到以上关键问题的答案。
三、研究路径与方法
本次研究共分成两部分——
一是针对CIO决策人群进行问卷调研,洞察其在视频会议选型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和关键决策点;
二是通过案例研究,了解典型行业的代表企业在视频会议选型及建设方面所遇到的普遍问题,以研究其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
252位CIO参与线上调研,一手的决策行为数据
2023年11月中旬,研究团队发起了面向CIO人群的线上调研。调研发起后,在CIO群体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仅两周时间,便回收252份问卷,值得强调的是,参与本次调研的企业质量颇高。
从企业规模上看,万人以上企业占比11.1 %,达28家;千人规模以上企业占比37.7 %,达96家。其中,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平安保险、中国人保寿险、中国人民人寿、首钢、吉利汽车、京东方、中国信达、澳柯玛、中建八局、华住集团等各领域头部公司的IT负责人积极参与了本次调研。参与企业的高质量、参与人群的高精准度,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调研分析结论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52位CIO所在企业规模的分布
10大典型企业实践应用研究,真实选型案例分享
除了线上调研,对腾讯会议10家代表客户的探究和分析也是本次研究的重要部分。希望能从他们的故事去寻找“建设企业视频会系统为企业带来怎样的价值?”“选型决策过程,您是怎样思考的?”等关键问题的答案。
本次精选入册的案例及CIO们来自美的集团、华润数科、国泰君安、兴业银行、七匹狼、深圳大学、卫龙集团、上海十院等各行业翘楚,他们分享的经验与思考的逻辑,具备相当的前瞻性和代表性。
四、核心的结论与成果
核心结论
研究团队把调研问卷的分析观点和十大案例的精华内容融汇贯通后,针对CIO关注的关键问题,得出如下核心结论:
结论一:新一代企业视频会议已不仅是企业沟通工具,更有诸多创新应用场景:如成为新业务交付的载体、激荡创意的纽带、跨组织连接的桥梁等。
例如医疗行业的远程会诊、教育行业的混合式教学、金融行业的路演和远程咨询、政府行业的视频信访/应急指挥/远程庭审等场景,这些业务的开展已深度依赖视频会议平台。一些快消品、文化创意企业,如卫龙集团、阅文集团,正在以视频会议平台为纽带,把分散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团队连接在一起,开展跨越空间的思想碰撞,让创新持续浮现。行业巨头纷纷利用云视频会议使用的便捷性,让上下游伙伴毫无障碍的与企业内部员工沟通交流,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落地。
结论二:CIO坚决拥抱付费的企业级视频会议软件,选型中更看重『稳定、多用户并发、易用、安全』等核心价值。
结论三:选云视频会议成为大势所趋。新增需求中,几乎100%选择云视频会议;但存量的传统视频会议仍有价值,云视频会议和传统视频会议融合并存,在大企业或成标配。
结论四:云视频会议厂商选择中,研究团队判断市场将逐渐向头部厂商集中,建议CIO重点考虑头部厂商;头部厂商PK中,用户基数或成为CIO的关键决策点。
研究成果
基于本次研究的高价值内容整合而成的合集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成果:
希望这份既有方法论,又有调研数据,还有真实案例的选型指南,对正在进行企业视频会议选型的CIO们有所帮助,也祝所有CIO在2024年的数字化之旅中,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感兴趣的CIO们,快来下载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如何使用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作为倾听者,帮助用户表达内心想法。许多主流AI如ChatGPT、Claude等被设计成用户的"最佳伙伴",或试图提供心理健康建议,但有时用户只想要一个尊重的倾听者。文章提供了有效的提示词技巧,指导AI保持中性、尊重的态度,专注于倾听和理解,而非给出建议或判断。同时提醒用户注意隐私保护和AI的局限性。
北京大学团队开发出WoW世界模型,这是首个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的AI系统。通过200万机器人互动数据训练,WoW不仅能生成逼真视频,更能理解重力、碰撞等物理定律。其创新的SOPHIA框架让AI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在物理理解测试中达到80.16%准确率。该技术将推动智能机器人、视频制作等领域发展,为通用人工智能奠定重要基础。
人工通用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外星智能形态。传统AI基于人类智能模式构建,但AGI和ASI一旦存在,可能会选择创造完全不同于人类认知方式的新型智能。这种外星人工智能既可能带来突破性进展,如找到癌症治愈方法,也可能存在未知风险。目前尚不确定这种新智能形态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以及我们是否应该追求这一可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技术突破。
香港大学和蚂蚁集团联合推出PromptCoT 2.0,这是一种让AI自动生成高质量训练题目的创新方法。通过"概念-思路-题目"的三步策略,AI能像老师备课一样先构思解题思路再出题,大幅提升了题目质量和训练效果。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和编程任务上都取得了显著提升,为解决AI训练数据稀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