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侧大模型有可能是最先引爆这一轮生成式AI的领域。
为什么这么说,与云侧大模型相比,端侧大模型可以更好地学习用户个人数据在本地实现智能化,而且数据不出端、不上云,隐私信息更安全。
IDC也预测,终端的AI化会成为AI发展与落地的重要支持方向。到2026年,中国市场中近50%的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将带有AI引擎技术。
8月4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上,不仅HarmonyOS 4将受益于“盘古大模型”,华为还将大模型深度整合进手机系统,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智慧助手小艺接入AI大模型能力,可以进行自然对话、会议纪要和辅助文案生成、图片二次创作等。
8月14日,小米年度发布会上,小米宣布自研13亿参数端侧大模型,在部分场景上可以媲美行业60亿参数的云端大模型,同时小米也将小爱同学升级大模型。
vivo预告了11月1日vivo开发者大会将发布全新手机操作系统OriginOS 4,首发搭载vivo自研AI大模型vivoLM。自研AI大模型矩阵包括十亿、百亿、千亿三个不同参数量级的5个自研大模型。
OPPO安第斯智能云团队打造了基于混合云架构的生成式大语言模型OAndesGPT。10月11日,OPPO宣布基于AndesGPT大模型打造的新版AI助手——新小布1.0开启了第一轮公测。
2023高通骁龙峰会期间,荣耀宣布荣耀Magic6系列将搭载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支持70亿参数的端侧AI大模型。灵动胶囊Magic Capsule可以基于眼神跟踪的多模态交互技术。YOYO助手提供简短提示来创建主题视频,甚至可以通过与YOYO助理对话更改背景音乐或模板。
几个月来,vivo、OPPO、小米的大模型也在两大中文大模型评测榜单C-Eval和CMMLU上“刷榜”了一波。
很多人会问,端侧芯片可以支持大模型的训练吗?一方面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巨头也在探索将AI大模型植入端侧,一方面模型也在小型化,降低所需的资源和能耗,当然我们也看到未来大模型还是会向着云侧和端侧相结合发展。
本期《数字化转型方略》也将看看端侧代表们,在把大模型装进端侧上都做了哪些工作。我们也希望进一步看到未来随着端侧大模型对用户个人数据和习惯的学习成长,带来更深入的意图理解和更加个性化的复杂场景服务。
《数字化转型方略》2023年第10期:http://www.zhiding.cn/dxinsight/231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周一AWS美东数据中心DNS故障导致数百万用户和上千家企业断网,Reddit、Snapchat、银行和游戏平台均受影响。专家认为这凸显了冗余备份的重要性,CIO需要根据业务关键性进行风险评估,优先保护核心系统。单一供应商策略仍可行,但需通过多区域部署分散风险,建立故障转移计划。金融、医疗等高风险行业需更高冗余级别。
上海AI实验室等机构联合提出FrameThinker框架,革命性地改变了AI处理长视频的方式。该系统采用"侦探式"多轮推理,先快速扫描全视频获得概览,再有针对性地深入分析关键片段。通过两阶段训练和认知一致性验证,FrameThinker在多个视频理解基准测试中准确率平均提升10.4%,计算效率提高20倍以上,为AI视频理解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
英国政府发布新的反勒索软件指导文件,旨在解决供应链安全薄弱环节。该指南与新加坡当局联合制定,帮助组织识别供应链问题并采取实际措施检查供应商安全性。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过去一年处理了204起"国家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指南强调选择安全可靠的供应商、加强合同网络安全条款、进行独立审计等措施,以提升供应链韧性和防范网络攻击。
复旦大学团队创建MedQ-Bench基准,首次系统评估AI模型医学影像质量评估能力。研究覆盖五大成像模式,设计感知-推理双层评估体系,意外发现医学专用AI表现不如通用AI。结果显示最佳AI模型准确率仅68.97%,远低于人类专家82.50%,揭示了AI在医学影像质控应用中的现实挑战和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