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侧大模型有可能是最先引爆这一轮生成式AI的领域。
为什么这么说,与云侧大模型相比,端侧大模型可以更好地学习用户个人数据在本地实现智能化,而且数据不出端、不上云,隐私信息更安全。
IDC也预测,终端的AI化会成为AI发展与落地的重要支持方向。到2026年,中国市场中近50%的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将带有AI引擎技术。
8月4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上,不仅HarmonyOS 4将受益于“盘古大模型”,华为还将大模型深度整合进手机系统,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智慧助手小艺接入AI大模型能力,可以进行自然对话、会议纪要和辅助文案生成、图片二次创作等。
8月14日,小米年度发布会上,小米宣布自研13亿参数端侧大模型,在部分场景上可以媲美行业60亿参数的云端大模型,同时小米也将小爱同学升级大模型。
vivo预告了11月1日vivo开发者大会将发布全新手机操作系统OriginOS 4,首发搭载vivo自研AI大模型vivoLM。自研AI大模型矩阵包括十亿、百亿、千亿三个不同参数量级的5个自研大模型。
OPPO安第斯智能云团队打造了基于混合云架构的生成式大语言模型OAndesGPT。10月11日,OPPO宣布基于AndesGPT大模型打造的新版AI助手——新小布1.0开启了第一轮公测。
2023高通骁龙峰会期间,荣耀宣布荣耀Magic6系列将搭载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支持70亿参数的端侧AI大模型。灵动胶囊Magic Capsule可以基于眼神跟踪的多模态交互技术。YOYO助手提供简短提示来创建主题视频,甚至可以通过与YOYO助理对话更改背景音乐或模板。
几个月来,vivo、OPPO、小米的大模型也在两大中文大模型评测榜单C-Eval和CMMLU上“刷榜”了一波。
很多人会问,端侧芯片可以支持大模型的训练吗?一方面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巨头也在探索将AI大模型植入端侧,一方面模型也在小型化,降低所需的资源和能耗,当然我们也看到未来大模型还是会向着云侧和端侧相结合发展。
本期《数字化转型方略》也将看看端侧代表们,在把大模型装进端侧上都做了哪些工作。我们也希望进一步看到未来随着端侧大模型对用户个人数据和习惯的学习成长,带来更深入的意图理解和更加个性化的复杂场景服务。
《数字化转型方略》2023年第10期:http://www.zhiding.cn/dxinsight/231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ocker公司发布重大新功能,旨在简化智能体AI应用的构建、运行和部署。公司扩展了Docker Compose工具以支持AI智能体和模型的大规模部署,并推出Docker Offload服务,允许开发者将AI工作负载转移到云端。新功能还支持模型上下文协议网关的安全连接,并与谷歌云、微软Azure等合作伙伴集成。
这项研究首次将在线强化学习成功应用于流匹配模型,通过巧妙的ODE到SDE转换和去噪减少策略,显著提升了AI图像生成的精确度和可控性。在复合场景生成、文字渲染等任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AI生成领域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欧盟发布AI法案实施细则,要求谷歌、Meta、OpenAI等公司承诺不使用盗版材料训练AI,详细披露训练数据来源和模型设计理念。新规还要求公司尊重付费墙和网站爬虫限制,公开训练和推理的总能耗,并在5-10天内向欧盟AI办公室报告安全事件。违规企业可能面临年销售额7%或3%的罚款。
这篇由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多所知名高校发表的综述论文,系统梳理了统一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模型的最新发展。研究将现有模型分为扩散、自回归和混合三大类型,详细分析了不同图像编码策略的特点,整理了相关数据集和评估基准,并深入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