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11月21日 北京消息:未来的工作方式会是什么样子?11月19日,阿里巴巴钉钉在深圳召开2017秋季战略发布会,以“智连未来”为主题,宣布进入软件硬件智能化融合的钉钉4.0时代。
纵观业界B2B2C的业务,基本都可以从软件延伸到硬件,所以钉钉此举也并不稀奇,而且这也让钉钉的生态更加饱满,依旧一身黑衣的钉钉CEO陈航(花名无招)也在现场对未来工作方式进行了演绎。
钉钉企业组织数量超500万家
19日的钉钉2017秋季战略发布会由深圳卫视“超级发布会”直播。今年6月份,钉钉“中国酷公司”发布会曾在深圳卫视直播。时隔5个月后,钉钉再次亮相深圳卫视“超级发布会”,带来4.0版本的全新升级。
钉钉CEO陈航(花名无招)
从2015年1月份1.0版本发布,到此后2.0、3.0,再到如今的4.0,钉钉每一次重大版本迭代,都会推出重大的战略升级,完善钉钉平台的生态。
钉钉4.0最重要的战略升级是软硬件的智能化融合,为用户提供企业智能化升级的方案。19日在发布会现场,钉钉CEO陈航(花名无招)首先公布了钉钉的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9月30日,钉钉企业组织数量超过500万家,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服务平台。
钉钉上线第一年,企业组织数量即突破100万家,如今不满3年,这个数据超过了500万家。无招说,如此快速增长,是因为钉钉很幸运,踩中了企业服务这个风口。
钉钉做硬件 被逼无奈?
首先是钉钉智能前台M2,这款具有人机智能交互功能的人脸识别系统,圆形,像一面镜子,比成人手掌略大。现场演示显示,M2的识别速度达到毫秒级,而且同时可以识别5人。
无招介绍,钉钉智能前台在用户体验上,遵循弱感知或者无感知的设计原则,用户只需路过它面前看它一眼,即可完成打卡。
钉钉为什么自己做硬件?无招说,钉钉曾考虑过与一些硬件厂商合作硬件产品,不过面对钉钉的需求,以及对产品品质惯有的严苛,这些厂商无法满足。所以钉钉不得不“撸起袖子自己干”。
此次发布的一系列智能硬件还包括钉钉智能通讯中心C1、钉钉智能投屏FOCUS系列。
无招介绍,在钉钉4.0构建的智能化企业场景中,C1是“大脑”,企业的硬件软件均与它连接,并基于此实现智能化管理及远程交互。包括智能前台M2、打印机、复印件、门禁、空调和电灯等。他现场演示了智能化的远程打印机交互,C1可以轻易调配打印权限,并实现远程控制打印。
钉钉智能投屏FOCUS一期共推出4款产品,均与合作伙伴共同生产,包括坚果、大眼橙、极米、明我四个品牌,均可实现钉钉内的一键智能投屏、远程投屏,并与钉钉会议管理系统深度融合。
无招强调,钉钉是一个开放的平台,硬件标准和底层技术是开放的,欢迎所有致力于为中国企业服务的硬件厂商来合作。
无招进一步解释,钉钉开发硬件不是为了挣钱,和做软件目的是一样的,“保持初心,不论软件还是硬件,都是为解决企业的痛点。”所以M2启动了“0元购”计划,购机后只要达到高效沟通、有序协同的移动智能办公能力,均可获全额退款。
4.0软件亮点是智能人事管理
钉钉4.0软件功能方面,最重要的升级是推出“智能人事1.0”。无招说,钉钉开发智能人事也是基于企业的痛点,比如很多企业的入职、离职手续极为繁琐,到处签字盖章,人事档案极为混乱,而且难以及时了解企业的成长情况。智能人事可以解放公司HR的事务性工作,让他们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工作中,比如吸引人才、员工关怀、组织文化建设等。
有了智能人事,可以不再手工收集材料、手工算考勤,一家100人规模的企业,一年可以节约成本6万元。同时实现员工完整职业生命周期在线化、人事服务一站化,享受高效便捷人性化的在线人事服务。让员工的成长在线可视,努力全员可见,优秀的人才可以浮现出来。
此次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兼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来到现场,描述了他眼中的未来工作方式。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企业智能化是大势所趋,阿里巴巴和钉钉在这方面正在做有益的探索。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兼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对此表示认同,作为发布会的神秘嘉宾,他没有在现场亮相,而是作为“来自未来的穿越者”,通过远程视频发表了他对未来工作方式的看法。
“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未来的探索。如何去发挥想象力,如何去创新,如何进一步提升效率,刚才无招演示的未来的工作方式,再次验证了人类的创造力。很多科幻小说里都描绘过这样的工作场景,如今无招和他的钉钉团队把这个实现了。”刘慈欣说。
无招说,如今越来越多的酷公司开始在钉钉上分享他们的优秀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钉钉因而正在成为优秀工作方式的共享平台,“每家企业既是这种共享的贡献者,也是共享的受益者,这是一个共生共赢的新生态。”他邀请更多的企业一起加入,一起探索未来,见证并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国创新时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最新数据显示,Windows 11市场份额已达50.24%,首次超越Windows 10的46.84%。这一转变主要源于Windows 10即将于2025年10月14日结束支持,企业用户加速迁移。一年前Windows 10份额还高达66.04%,而Windows 11仅为29.75%。企业多采用分批迁移策略,部分选择付费延长支持或转向Windows 365。硬件销售受限,AI PC等高端产品销量平平,市场份额提升更多来自系统升级而非新设备采购。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出LangScene-X系统,仅需两张照片就能重建完整的3D语言场景。该系统通过TriMap视频扩散模型生成RGB图像、法线图和语义图,配合语言量化压缩器实现高效特征处理,最终构建可进行自然语言查询的三维空间。实验显示其准确率比现有方法提高10-30%,为VR/AR、机器人导航、智能搜索等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新一代液态基础模型突破传统变换器架构,能耗降低10-20倍,可直接在手机等边缘设备运行。该技术基于线虫大脑结构开发,支持离线运行,无需云服务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在性能基准测试中已超越同等规模的Meta Llama和微软Phi模型,为企业级应用和边缘计算提供低成本、高性能解决方案,在隐私保护、安全性和低延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IntelliGen AI推出IntFold可控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不仅达到AlphaFold 3同等精度,更具备独特的"可控性"特征。该系统能根据需求定制预测特定蛋白质状态,在药物结合亲和力预测等关键应用中表现突出。通过模块化适配器设计,IntFold可高效适应不同任务而无需重新训练,为精准医学和药物发现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