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9月14日 北京消息(文/孙博):“云到底是一杆猎枪还是一把锄头?”
所谓猎枪即云可以直接创造价值,比如市面上单纯做的云服务商。如果是锄头,则需要经过“开垦、施肥、成长”,也就是间接性获取价值。而这主要取决于企业是否有“地”,也就是企业背景,也正是王帅宇口中的产业积淀和布局。
王帅宇所在公司是一家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的所属企业,为总社四大经营板块(大数据产业、现代工商服务业、持有型物业经营、金融及金融衍生品)之一。在近日举行的全球云计算大会上,记者采访到了北京供销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帅宇,听他谈云,集团发展,以及如何成为一家最大的第三方公立大数据基础平台。
北京供销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帅宇
云正在从信仰到工具过渡
“云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并且正在从信仰到工具过渡。”王帅宇说道。从去年开始,IT界进入下半场的讨论一直是业界热点,好像一夜之间各个领域的“赛程”过半,直接进入到下半场的比拼中。就比如云计算,走过了最初的概念炒作和普及,现在的国内云市场,迎来了行业的深入落地阶段。而王帅宇口中从“信仰”到“工具”的过渡,也正是此意。在他看来,这样的过渡可以从两方面体现:一个是价值核心向上面的应用迁移,并非云产品本身;另一个则是公有云向混合云的趋势变化。
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组合称为混合云,是目前逐步流行的一种商业云解决方案。混合云的优势在于能够适应不同的平台需求,并且可以同时解决公有云在安全可控方面的问题,以及私有云价格、弹性扩展不足等劣势。因此在企业应用中混合云的需求日益高涨。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此前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采用私有云服务的企业占比达到了12.5%,比2015年提高了8.9个点。
不过,尽管企业对混合云有着迫切的需求,但想要顺利进行混合云的落地,还需要克服一定的挑战。“混合云最大的死穴是无法解决流动和迁移的问题,无法将私有云向公有云进行转化。”这是王帅宇认为的最大的难点。实施混合云战略的确是一项头疼的工作。数据和工作负载的迁移是复杂而又困难的,同时也并非所有工作负载都具有从一家云服务提供商到另一家的互操作性。如果不同能有对相关工作负载进行监控、分析和控制的能力,可以说企业也还只是拥有两个独立的云环境而已。
做好一朵云的三个门槛
那么如何做好一朵“云”,王帅宇提到了三个门槛——信任门槛、资源门槛和资金门槛。王帅宇说,现在市面上数得上来规模较大的云平台几乎清一色的是从国外飘来的。但云上所承载的是涉及到消费者所有隐私数据,需要有一家国有企业承担国家数据主权的使命。
成立于2015年的北京供销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IDC主机托管、ISP互联网专线接入、CDN内容分发与加速、云系统解决方案等一系列互联网综合服务。作为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有着国企背书,王帅宇说他们跨过了云计算的第一道门槛。
另外两个所谓的资金和资源门槛,前者即依赖全国供销合作社庞大的产业支撑。2016年供销社的电商平台交易额超6千亿人民币,王帅宇说在此过程中,将产品不断打磨,然后向外输出才能更好地服务更多的用户。此外,北京供销科技的“3+10+X”战略,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部署三地数据中心,10个互联网骨干接点和基地城市,其他二三线城市及电力富集地区,加上一个坐落于美国硅谷的子公司,满足国内互联网企业出海需求,以及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合规问题,北京供销科技拥有一整套完善的资源基础。后者资金门槛,则是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和华容新星联合成立一家200亿的基金公司,以便更好支撑云业务 的发展。跨过三个门槛后,未来北京供销科技还希望从基础做起,然后是行业到产业,不仅将已经落地的“农业云”更广泛的推向市场,还计划重点布局金融云、健康云以及智慧城市等领域。
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最大第三方公立大数据基础平台
除此之外,在采访中王帅宇对于未来的规划还提到了另一个明确的目标——成为全国最大的第三方公立大数据基础平台。“不能又做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是他的观点。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IDC市场规模达720亿元,同比增长40%。但被业界称之为“原油”的数据,哪些可以用来共享、交易,还应该有所界定。针对数据方面的问题,作为服务提供商要跟客户划清界限。“我们的平台上面承载了很多电商业务,涉及许多农业数据,但我们不会抓取。如果客户有需求,我们会提供一系列流量监控体系,甚至更上层的解决方案,这主要源于客户的需求。”王帅宇说不碰上层和应用数据,这样作为数据承载的“界面”才会更加清晰。
而要想成为最大的第三方公立大数据基础平台,是否有一个具体的规划路径,王帅宇有着自己的考虑。他说关键点是如何将产业联动起来。如何将包括IDC、CDN、云计算等业务实现最大的互用才能更好的将产业盘活,“每一个割裂开来的业务是玩不转的”。
据悉,此前北京供销科技已获得由工信部颁发的CDN牌照,坚持为大型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谈到目前CDN市场最为火热的“价格战”时,王帅宇认为用户黏度低是造成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且这样的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竞合”则是今后的常态。每个厂商找到各自的优势,合力才能实现共赢,而“三分天下有其一”是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为自己设立三年内在CDN行业内的目标。这只是战略目标中的一小部分。
北京供销科技成立时间不长,对于一家初创企业下一步的发展,王帅宇说目前集团主要产业布局基本完成,紧接着他们打算进一步“精耕细作”,在服务北京市供销社的同时,以大客户为主继续向产业纵深发展,将能力向外输出。同时,与国内公有云厂商合作,完善生态的建立。以及加紧全球化的步伐,除硅谷外,不久的将来还计划在香港、日本、新加坡和欧洲等地设点,将产业更快落到世界多个角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