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不管是农业时代还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它都能占据重要位置。如今进入到互联网下半场,云计算与大数据崛起,浙江省又适时的提出了“云上浙江”、“数据强省”的发展战略以及“十万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政策上的大力推动对杭州的互联网科技巨头来说,是一剂强有力的兴奋剂。比如网易——
在今年成立20周年之际,网易对待热门的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一改以往的“慢”性子,将要举办首届云计算领域的盛会——网易云创大会。按照大会议程,我们可以看出,网易云力图将创新技术赋能更多的商业领域,与合作伙伴达成共赢。
回顾网易云的发展,不可谓不迅速。2015年,网易开始有规划地将网易的技术能力和资源形成云计算、大数据产品,推出云计算基础服务(网易蜂巢)、通信与视频(网易云信和视频云)、云安全(网易易盾)、全智能云客服(网易七鱼)等一系列优质、精品的场景化服务,并逐渐在云计算市场的细分领域里占据优势。
在2016年初,网易云又将20年的大数据经验积累打造成两柄利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开发平台(网易猛犸)和企业级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网易有数),为企业经营决策、业务洞察、运营优化创造价值;2017年,网易云陆续在成都、淮南、长春等地设立云创基地,扶持创业创新企业;同时从2017年5月开始,网易云举办网易中国创业家大赛,面向全国十大城市招募精英,从投资、营销推广、培训、技术等多个角度扶持创业企业,可谓动作频频。
当下,“商业”越来越倚重于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几乎每一项技术变革都能带来充满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它已经完全有可能改变一个传统产业的竞争格局。
这也是网易云这两年来动作越来越快的原因,其不断强调推出覆盖更多业务场景的云服务,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创新,以及互联网+业务整合。“目前IT类的业务服务价值更多的还是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缩短时间、提升服务质量这些方面。网易云希望未来在帮客户解决他们的问题,降低成本之外,能进一步去考虑怎么帮助企业的业务更快成功。比如说帮助他们去获取客户,更好地做客户留存,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营收目标。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就会考虑这些问题”,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表示。
互联网巨头通过自主举办科技盛会对外布道其技术实力,已经成为一种潮流,7月13日的网易云创大会更像是网易云向业界公开其创新技术、以及未来战略的契机。对于网易云来讲,在云计算领域的下一步竞争里,除了打造好产品,保持核心领域的领先地位,向外界的拓展也极为重要。云创大会或许只是网易云的第一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