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7日,微软加速器·北京第九期校友企业展示日在京举行,16家创业团队向与会的700多名创新生态共建者,展示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在医疗、政府、金融、制造业、智慧城市等行业中的应用成果。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长萍、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侯云、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柯睿杰等出席了活动,见证了由包括毕马威、红杉资本、埃森哲、霍尼韦尔、中国联通等二十五家机构共同发起的微软加速器创新生态系的成立,并参加了微软加速器·北京的五周年庆典。
自2012年以来,微软加速器足迹遍及特拉维夫、北京、班加罗尔、西雅图、伦敦、柏林、巴黎、上海等多个城市,先后设立八个加速器,形成了具有微软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全球已帮助647家创业企业“加速”创业进程,其中83%的企业成功获得投资,总额已超过29亿美元。微软加速器·北京作为微软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加速器,正式落户北京中关村核心区,五年来得到了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和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大力支持,积极助力中国双创生态体系,尤其是企业级双创生态体系的快速成长。
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柯睿杰表示:“创新驱动的新技术和新应用,正在引领数字化转型大潮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和颠覆着传统产业。通过微软加速器,Azure云滋养了本地蓬勃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并影响着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微软植根中国已经超过20年,就是希望成为中国的’创新合伙人’。独行快,众行远,随着微软加速器生态的日益成熟,微软将会帮助更多拥有创新梦想的企业发挥潜力,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
科技部火炬中心张志宏主任表示:“微软加速器五年来的发展历程,走过的是一条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之路。微软加速器通过提供顶尖专业的创业服务,聚焦大数据和云服务,依托微软强大技术资源,打造开放式众创平台,是大企业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实践,也是一条创新创业国际化的探索之路,为中国本土的孵化器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对创新生态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五年来,微软加速器培育的生态价值不言而喻。截至2017年06月,微软加速器·北京为156家创业企业成功加速,这些校友企业总估值超过500亿元,超过90%在加速期间获得了下一轮融资,其产品和服务在中国覆盖逾200万家企业客户和5亿个人用户。校友企业中还涌现出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3家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了退出。实现生态价值的前提,是历任微软加速器团队的匠心和付出。五年来,微软加速器·北京累计为校友企业提供超20000小时的专业服务;超1000小时的创业培训;与超过300家投资机构达成合作,完成超1800次的融资对接;累计为校友赢得了至少7100多次媒体采访报道和曝光机会;组织超过1200场优质大客户对接活动;无偿支持了600多场创业活动。
微软加速器奠定的创新生态系让校友企业的颠覆式创新,更快速地影响各个行业。颠覆式创新,就是要通过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来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因此,创业家和企业家作为创新主体,就在于实现创新,完成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来获得商业价值。进入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中国,正处于这一波革新浪潮的中期阶段,但远远没有到达终点,这对中国的创新创业者来说还有很多机会,技术创新更加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分工并提升信息对称程度,不论是去中介化降低信息传递成本、大数据积极作用于决策,还是人们享受来自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提供的个性化服务,都将激发新的工作和生活模式,激发更多组织和个人的潜能。
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创新创业,更多是满足了消费者和前端的需求,而相对忽视了企业级的创新需求,尤其是相对更加传统的上述五大行业。但在下半场,这恰恰对有传统产能的行业来说,意味着非常重要的机会,能形成和创新创业者的合作——传统行业领先者将技术研发能力、产品生产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物流能力、市场资源能力和组织流程能力分享给创新创业者,而让他们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更快地进入到实际生产场景中。微软加速器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顶尖的创业服务平台之一,能够将具有颠覆式创新能力的创新创业者、投资机构、政府各主管部门、行业领军企业、微软全球资源进行整合,奠定技术-商业组合式双创生态体系。
基于上述背景,就能更好地理解微软加速器·北京过去五年和未来的思路。比如,在筛选入选企业的标准上,“能否把创新落地到具体行业”就一直是微软加速器·北京最重要的标准。如果将微软加速器·北京的筛选标准用百分制来描述,那么一个创业企业是否有独到的技术产品创新占30分,能否能真正落地并解决行业问题占40分,团队背景、市场拓展能力占30分。选择一个创业企业,不是看它五年以后有多大潜能,而是更看重现在是否有解决问题的产品。微软加速器会在4-6个月的时间里,更多帮校友企业更快走向市场,同时根据真实客户反馈,快速迭代完善产品。
接下来,微软加速器·北京会将重点行业和技术结合起来筛选企业,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医疗、政府、金融、制造业、智慧城市等五个行业中的应用。同时,微软加速器·北京还已经与行业内大企业共同合作,让企业专家帮助加速器筛选出有潜力的企业,比如和可口可乐在新零售、和毕马威在金融科技、和霍尼韦尔及航天科工在工业物联网、和中国工商银行和恒丰银行在金融增值业务和金融创新服务、和万达集团在新零售和商业地产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第九期展示日活动现场,微软加速器·北京还宣布启动了主题为”十智名归“的第十期校友招募,欢迎上述热门行业和技术领域的创业公司踊跃参与,具体报名页面请访问:http://www.microsoftaccelerator.cn/zh-CN/Recruitment/Content 。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WS通过升级SageMaker机器学习平台来扩展市场地位,新增观测能力、连接式编码环境和GPU集群性能管理功能。面对谷歌和微软的激烈竞争,AWS专注于为企业提供AI基础设施支撑。SageMaker新功能包括深入洞察模型性能下降原因、为开发者提供更多计算资源控制权,以及支持本地IDE连接部署。这些更新主要源于客户需求,旨在解决AI模型开发中的实际问题。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WorldMem框架,首次让AI拥有真正的长期记忆能力,解决了虚拟世界模拟中的一致性问题。该系统通过记忆银行存储历史场景,并使用智能检索机制,让AI能准确重现之前的场景和事件,即使间隔很长时间。实验显示在Minecraft和真实场景中都表现出色,为游戏、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带来广阔应用前景。
AI虽具备变革企业洞察力的潜力,但成功依赖于数据质量。大多数AI项目失败源于数据混乱分散而非算法局限。谷歌BigQuery云数据AI平台打破数据孤岛,简化治理,加速企业AI应用。通过AI自动化数据处理,实现实时分析,并与Vertex AI深度集成,使企业能够高效处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将智能商业转型从愿景变为现实。
MTS AI研究团队提出RewardRanker系统,通过重排序模型和迭代自训练显著提升AI代码生成质量。该方法让13.4B参数模型超越33B大模型,在多种编程语言上表现优异,甚至在C++上超越GPT-4。通过引入困难负样本和PPO优化,系统能从多个代码候选中选出最优方案,为AI编程助手的实用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