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国家大数据政策和标准落地的关键一年。3月,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正式批复,国内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开放等方面系统性试验将陆续开展。5月,贵州数博会期间,大数据标准化论坛上发布了《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2016)》以及数据能力成熟度评估结果,宣布大数据标准平台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大数据产业及服务将以此为准绳,创新发展。
《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2016)》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大数据标准工作组(简称全国信标委大数据工作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编写,内容涵盖大数据标准化现状、大数据标准体系等。锐软科技作为全国信标委大数据工作组成员单位,参与起草了白皮书中的标准化现状、关键技术、应用案例等核心部分,与工作组其他成员单位共同完成了白皮书的起草工作。
大数据的专业性,体现在行业大数据的建设及应用中。锐软科技正是在自身擅长、并且积累深厚的医疗健康大数据标准方面重点参与。从医疗健康大数据采集、融合、存储、分析到数据应用,结合关键技术和大量的实践经验,定义出标准,辅以典型案例阐述医疗健康大数据标准定义的依据,为行业大数据的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
对医疗健康大数据的专注源于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熟悉和对民生事业的热衷。面对海量医疗数据,无法为医院及行政卫生管理机构所用,无法有效的整合成为医院互联网业务的驱动力量,锐软科技便借助在医疗数据处理方面的先行优势,再度进发,上升到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战略,提供以数据采集、清洗、融合等处理技术为基础,以基于Hadoop的大数据存储与计算为核心,以大数据分析服务为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建立起以数据驱动服务的医疗健康大数据生态模式。
参与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的起草,将医疗健康大数据的生态模式打造成标准,锐软科技为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同时,标准的发布,也让行业信息化建设有的放矢,从而加快实现大数据服务民生的目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