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7月08日 北京消息:由全球数字化应用性能管理(DPM)领导品牌Dynatrace主办的Dynatrace第三届Perform Day大中华区用户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银行、保险、零售、电子商务、制造、能源、物流、航空、电信等多个行业的数百名客户与合作伙伴汇聚一堂,共同分享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的创新数字化性能管理之道。会上,Dynatrace展示了全新的数字化性能管理(DPM)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可实现综合全渠道分析、虚拟用户数据分析、关键商业数据分析以及社交数据整合等全面可视化功能的数字体验中心,帮助企业业务团队、IT运维人员和开发人员在统一的数字化性能管理平台上实时了解企业应用性能,成功领驭企业数字化转型。
Dynatrace大中华区总经理琚伟先生在Perform Day发表主题演讲
当前,数字化浪潮正在全球商业社会迅速展开,驱动企业一改传统的应用性能管理手段,以数字化的方式应对来自市场与客户的双重挑战。而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对于应用性能管理也提出新的要求:用户的期望不止于传统的量度应用组件的执行,更需要量度如何被用户感知和跨渠道的用户体验;应用交付的复杂性在增加,传统的被动式发现和解决问题,转变为需要在对用户产生影响之前解决问题;产品发布周期方面,以往是业务基于产品发布速度,而在数字化业务中产品发布的速度则要基于业务发展的状况;在应用性能管理系统部署方面,传统的长时间、定时式部署,转变为对小时级部署频率的要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Dynatrace全新的数字化性能管理(DPM)平台应运而生,帮助企业用户积极应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相比于传统的应用性能管理解决方案(APM),Dynatrace 数字化性能管理解决方案在继续强化对持续交付和应用性能的支持之外,更是将客户体验视为企业性能管理的第一要务。因此,这一解决方案,将不仅继续为IT开发人员、运维人员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加快创新速度,简化运营维护时间,实现整个数字交付链的完全可视化,更是将服务于业务部门,增加销售的参与,让他们实时了解在系统上的客户应用信息,进而全面优化客户体验。
通过Dynatrace DPM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打造的统一数字性能管理平台,不仅可以继续支持记录与运营管理的核心应用,以协作为中心,加快应用更新步伐,并提升应用的发布周期与速度,进而优化客户体验;同时,还将支持企业更多的创新应用,通过多地理和云端的控制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全数据的无缝采集,并监测代码级别的应用数据,确保IT运维人员能够在任何时候、任意地点全程跟踪所有交易,保证系统的流畅运行。更值得一提的是,Dynatrace DPM解决方案能与物联网、微服务等无缝连接,并可提供答案驱动的服务——不仅告知用户应用系统问题,更能提供如何解决问题的答案。
基于全新的 DPM解决方案,Dynatrace还为企业用户打造了完全可视化的数字化体验中心:采用Dynatrace用户体验管理开放式框架,使企业能够以完全数字化、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商业数据、用户体验、虚拟用户、转化率等维度的分析,并进一步与用户的社交数据进行整合,从而达到数据信息的无缝化汇总,为业务运营及项目开发团队提供极具参考价值和具有操作性的洞察。Dynatrace数字体验中心还使得数据间的平行移交变得简单、透明,让IT人员能够迅速定位到潜在性能问题,突破监控瓶颈。
Dynatrace大中华区总经理琚伟表示:“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企业的应用系统就代表着企业全部的品牌价值。一直以来,作为众多家喻户晓的国内外品牌所青睐的数字化性能平台,Dynatrace以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为己任。尤其在中国,Dynatrace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一流的数字化体验,帮助他们搭上数字化转型的快车,实现企业品牌和业务价值的不断提升。今天,中国业已成为全球商业社会的中坚力量,Dynatrace将继续以全球创新之力支持中国市场发展,帮助中国用户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更快、更成功地驾驭数字化转型,引领行业的未来变革。”
基于多年的耕耘,Dynatrace已确立了自身在应用性能管理领域全球领导者的地位,同时在大中华区实现了业务的连年快速增长。此外,公司不断积累的创新成就也得到了来自行业的巨大认可。近日,Dynatrace就再次被《互联网零售商》杂志的《500 强指南》评定为全球在线零售巨头最欢迎的 Web 和移动性能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在线零售商十强中的九家都依靠 Dynatrace 确保其移动和 Web 应用平稳运行。此外,Dynatrace还于2015年9月被IDC评定为全球分布式应用性能管理的领导者,并已连续6年蝉联Gartner魔力象限全球应用性能管理(APM)领导者榜单,成为自Gartner引入魔力象限以来唯一6年保持领导者地位的APM厂商。这一系列佳绩的取得,不但印证了Dynatrace在数字性能管理领域无懈可击的领导者地位,更将鞭策Dynatrace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更加卓越的数字化时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纳德数据中心与Calibrant Energy合作开发首创电池储能系统,通过绕过传统电网升级时间线,使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在建数据中心园区提前数年上线。该31兆瓦、62兆瓦时储能系统计划2026年投运,将作为响应电网的动态资产,在需求高峰期放电,增强区域电网可靠性。这标志着美国首次使用专用电池系统加速大型数据中心并网。
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开发的DATAMIND系统,通过创新的数据合成和训练方法,让AI具备了专业数据分析师的能力。该系统使用12,000个高质量训练样本,采用动态权重调整的混合训练策略,最终的DATAMIND-14B模型在多项测试中超越了GPT-5等商业模型,平均得分达71.16%。这项开源成果大大降低了数据分析的技术门槛,让普通用户也能获得专业级的数据洞察能力。
微软在Edge浏览器中推出增强版Copilot模式,提供更强大的AI代理功能,目前在美国进行限量预览。该模式包含Actions和Journeys两大功能:Actions让浏览器能代表用户执行任务,如语音控制打开网页或查找文章特定内容;Journeys则记住用户浏览历史,帮助用户继续之前的研究任务。此举正值AI浏览器竞争加剧,OpenAI推出ChatGPT Atlas、Perplexity发布Comet、谷歌集成Gemini到Chrome。目前Chrome占据71%市场份额,Edge仅占4.67%。
复旦大学团队针对掩码扩散语言模型提出三项关键技术:EOS早期拒绝解决句号陷阱问题,渐进式步长调度器将解码步骤从L/2降至log?L,一致性轨迹强化学习确保训练与实际运行的一致性。研究发现规划任务更适合并行解码而数学任务偏好顺序解码,为AI系统的任务特定优化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