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基本内容和执行情况
行业痛点:数据资源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是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但这里面存在很多困难的点,包括用什么样的数据标准去衡量数据质量,怎么样对数据进行定价,以及在数据交换和共享过程中实现隐私的保护。
解决思路: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数据交换方案,结合区块链链上能力与链下能力,在链上存储数据目录和数据授权,在链下通过构建安全可信的数据传输通道、安全多方计算等平台,实现数据的可信计算、可信传输。
作为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可信数据交换平台,可信数据交换方案精准连接数据使用方、数据提供方、建模服务方、监管方等,实现身份数据、数据目录(数据定义)、数据授权(线上协议)、共享数据的链上操作。可信数据交换方案支持多种数据交换模式,可以支持加密密文数据交换和共享,支持基于数据目录、数据授权的共享,也支持基于数据模型、数据计算的数据共享。
案例主要经济成效和社会成效分析
本项目成果正在用于某市的政府部门间数据交换项目。
1. 可信数据交换平台为数据开放共享、数据交换提供了一种可信、公正、透明的执行环境,让数据交换不再依赖第三方权威机构和运营方。
2. 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打通政务、医疗、保险等领域存在的数据孤岛顽疾,解决数据流通难的行业痛点,让数据产生价值。
3. 通过打通可信数据上链、可信数据授权、可信数据计算、可信数据交换等环节,有利于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分布式信用社会。
为何采用区块链技术,说明区块链在其中的不可替代性:
(1)数据权属。数据上链即确权,同时通过智能合约约定数据共享范围,执行数据权属的有序转让与流动。
(2)数据质量衡量。通过智能合约以及业务共识,可信数据交换方案提供一种一致的、基于规则的数据质量衡量方式;
(3)数据定价。方案支持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复杂的定价模型,支持数据交换或有价使用,并实现高效、安全的多方利益分配机制;
(4)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差分隐私、同态加密等加密技术可以实现对个人数据信息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数据计算任务。同时,方案具备透明日志记录以及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支持安全、透明的追溯审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