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基本内容和执行情况
行业痛点:数据资源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是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但这里面存在很多困难的点,包括用什么样的数据标准去衡量数据质量,怎么样对数据进行定价,以及在数据交换和共享过程中实现隐私的保护。
解决思路: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数据交换方案,结合区块链链上能力与链下能力,在链上存储数据目录和数据授权,在链下通过构建安全可信的数据传输通道、安全多方计算等平台,实现数据的可信计算、可信传输。
作为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可信数据交换平台,可信数据交换方案精准连接数据使用方、数据提供方、建模服务方、监管方等,实现身份数据、数据目录(数据定义)、数据授权(线上协议)、共享数据的链上操作。可信数据交换方案支持多种数据交换模式,可以支持加密密文数据交换和共享,支持基于数据目录、数据授权的共享,也支持基于数据模型、数据计算的数据共享。
案例主要经济成效和社会成效分析
本项目成果正在用于某市的政府部门间数据交换项目。
1. 可信数据交换平台为数据开放共享、数据交换提供了一种可信、公正、透明的执行环境,让数据交换不再依赖第三方权威机构和运营方。
2. 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打通政务、医疗、保险等领域存在的数据孤岛顽疾,解决数据流通难的行业痛点,让数据产生价值。
3. 通过打通可信数据上链、可信数据授权、可信数据计算、可信数据交换等环节,有利于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分布式信用社会。
为何采用区块链技术,说明区块链在其中的不可替代性:
(1)数据权属。数据上链即确权,同时通过智能合约约定数据共享范围,执行数据权属的有序转让与流动。
(2)数据质量衡量。通过智能合约以及业务共识,可信数据交换方案提供一种一致的、基于规则的数据质量衡量方式;
(3)数据定价。方案支持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复杂的定价模型,支持数据交换或有价使用,并实现高效、安全的多方利益分配机制;
(4)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差分隐私、同态加密等加密技术可以实现对个人数据信息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数据计算任务。同时,方案具备透明日志记录以及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支持安全、透明的追溯审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