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Gartner CIO和技术高管调研显示,数字化转型是中国企业首席信息官(CIO)最常见的首要任务。然而,由于经济状况不佳,CIO还必须降低运营成本,以支持业务盈利。在这种复杂形势下,很多中国的CIO和IT领导者缺乏沟通框架,难以识别、跟踪和展现IT的业务价值。
Gartner研究副总裁季新苏表示:“为了确定主要IT项目的业务价值,应将其与所支持的主要业务驱动因素对应起来,对不同业务目标对应的IT项目和产品所产生的业务成果进行整合。此外,还应考虑与每个项目相关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图1:价值展示类别
创新
展示创新的业务价值并非易事。由于创新的性质,企业需要在对业务成果不甚了解或不确定的情况下,以及在成功路径尚不明朗的时候,对创新的价值进行衡量。中国的CIO和IT领导者应参考风险投资的举措建立创新流程“输入”方面的先行指标。其中一些措施也许是可量化的强硬措施,例如创新项目支出,阶段性项目产出目标的达成;然而,IT领导者不应局限于这些措施。
增长
增长类指标主要评估项目投入产出。 比如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管理设计,数据编织在中国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吸引力。
Gartner研究副总裁季新苏表示:“很多中国企业在数据分析架构中寻求更自动化的互操作,通过数据类项目以构建业务增长解决方案。中国的CIO和IT领导者应遵循国家战略的要求,与业务团队一起利用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机会来评估各个项目带来的具体业务成果。”
运营
业务运营工作为企业机构的日常活动提供支持,将创新和增长与企业机构交付价值的方式联系起来,同时为领导者提供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和提高生产率的机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做出一系列选择。优化流程和投资的运营效率和响应能力,可提升总体体验和业务成果。中国的CIO和IT领导者应对应用进行现代化升级,以加速数字产品交付,并以业务敏捷性支持用户体验。
合规
合规范围包括企业机构需要遵循规则各个要求的领域,尤其针对高监管行业。这对企业在行业立足重中之重。
尤其对于数据出境的监管,给企业机构目前的云实践带来了合规风险。负责制定云迁移战略的中国CIO和IT领导者,必须满足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合规和计算机系统验证等方面的要求。
Gartner研究副总裁季新苏表示:“中国最近发布的‘数据二十条’,旨在创建基础的数据交换系统,实现更好的数据共享。中国的CIO和IT领导者应抓住这一机遇,策划有价值、合规的数据产品,增强其对企业的影响力。”
安全
数字化转型实践是多数中国企业最主要的举措。尽管数字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颠覆,但旧的保护模式尚无法完全适用于公共云计算、数据定位和激进外包。中国的CIO和IT领导者不仅仅需要投资于并建立新的安全模式,以保护中国复杂的数字环境。也需要满足内部安全审计要求,确保业务顺利的开展,保护其市场商誉。
维护
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中国的CIO和IT领导者需要解决两个问题:控制支出和定位企业未来增长。最理想的情况是,制定一个可靠的IT维护计划,创建平衡的创意组合,将重点放在相对业务价值而非单纯的成本优化上。维护类主要是针对现有运行系统的资源投入,以效率提升指标为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Y Combinator合伙人Ankit Gupta与Anthropic预训练负责人Nick Joseph最近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
微软研究院提出潜在分区网络(LZN),首次实现生成建模、表示学习和分类任务的真正统一。该框架通过共享高斯潜在空间和创新的潜在对齐机制,让原本独立的AI任务协同工作。实验显示LZN不仅能增强现有模型性能,还能独立完成各类任务,多任务联合训练效果更是超越单独训练。这项研究为构建下一代通用AI系统提供了新的架构思路。
9月13日的PEC 2025 AI创新者大会暨第二届提示工程峰会上,“年度提问二:新工作时代:AI工作流由谁主导?”从企业实践到技术实现、从业务落地到战略决策,展开了一场高密度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将AI工作流背后的难题和解决路径彻底揭开。
上海AI实验室开发的VLAC模型让机器人首次具备真实世界自主学习能力。该系统如同给机器人配备智能导师,能实时评估动作效果并从中学习。在四个操作任务测试中,机器人成功率从30%提升至90%,仅需200次练习。技术结合视觉、语言理解和动作生成,支持跨场景适应和人机协作,为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领域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