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Gartner发布的《全球首席信息官议程调查》和往年大有不同,调查的受众从之前的首席信息官扩展到了企业内负责科技的高管,因为现在很多企业不仅仅只有首席信息官在管理科技,像销售、采购、财务等岗位也会做一些自主的开发,Gartner也有一个词来形容这一变化“业务领导力的民主化”。
今年调查的主题被定为业务可组合性(Business Composability),这和中国谈的“中台”有类似之处。Gartner研究副总裁陈勇表示,业务可组合性的理念是把业务像积木一样搭起来,并且随时随地拆开重建,更具灵活性。
Gartner研究副总裁陈勇
虽有异曲同工,但业务可组合性和中台还有一些区别,中台是将业务能力抽象成一个个模块,业务可组合性则被称为“业务元素”,业务元素比业务能力的涵盖要更广,除了可以把业务能力作为一个个模块,还可以把其他业务元素作为模块。并且中台更强调逻辑关系,具有相互调动的关系。
调查中,57%的受访者认为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于两极分化,包括政治和经济等层面。Gartner提出“业务可组合性”也是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其中一个出乎意料的调查结果是,只有3%的受访者认为疫情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其业务有很大的影响,这和去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疫情已经成为常态化,需要适应这一新的环境。
从IT预算上可以看到,预计2022年全球企业的IT预算是从2008年以来最大的增幅,达到3.6%,但是预计中国2022年的IT预算将是十年来最低的一次增长。陈勇也解释称,这和中国GDP的走势有着相关性,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整体预算还是要高于全球。
Gartner认为,业务可组合性需要遵循四个原则,第一,模块化原则,把业务变成一个个模块;第二,发现原则,通过积木重新搭配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第三,编制原则,业务的可编制;第四,自主原则,每一个模块相对独立运行。
四个原则可以理解为“模块内部要高耦合,模块之间要低耦合”。陈勇表示,“模块内部高耦合”是模块内部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模块与模块之间却是松散的连接,因为松散的连接可以更容易重新拆开、重新编制。
企业的可组合性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大类,高组合企业需要组合性的思维、组合性的业务架构和组合性的技术,也就是从思维、架构和技术三个维度来考虑这件事情。
Gartner通过九个实践来对企业的可组合性进行评定,思维的实践分为自主的团队、自主的员工、可适应性战略;业务架构的实践分为多种智能混合团队、分布式职责、设计业务和设计技术;技术实践分为迭代式开发、自主合作、集成性。
同时,企业在技术使用层面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云的使用速度依然在加快,人工智能热度有所回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