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Gartner发布的《全球首席信息官议程调查》和往年大有不同,调查的受众从之前的首席信息官扩展到了企业内负责科技的高管,因为现在很多企业不仅仅只有首席信息官在管理科技,像销售、采购、财务等岗位也会做一些自主的开发,Gartner也有一个词来形容这一变化“业务领导力的民主化”。
今年调查的主题被定为业务可组合性(Business Composability),这和中国谈的“中台”有类似之处。Gartner研究副总裁陈勇表示,业务可组合性的理念是把业务像积木一样搭起来,并且随时随地拆开重建,更具灵活性。
Gartner研究副总裁陈勇
虽有异曲同工,但业务可组合性和中台还有一些区别,中台是将业务能力抽象成一个个模块,业务可组合性则被称为“业务元素”,业务元素比业务能力的涵盖要更广,除了可以把业务能力作为一个个模块,还可以把其他业务元素作为模块。并且中台更强调逻辑关系,具有相互调动的关系。
调查中,57%的受访者认为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于两极分化,包括政治和经济等层面。Gartner提出“业务可组合性”也是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其中一个出乎意料的调查结果是,只有3%的受访者认为疫情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其业务有很大的影响,这和去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疫情已经成为常态化,需要适应这一新的环境。
从IT预算上可以看到,预计2022年全球企业的IT预算是从2008年以来最大的增幅,达到3.6%,但是预计中国2022年的IT预算将是十年来最低的一次增长。陈勇也解释称,这和中国GDP的走势有着相关性,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整体预算还是要高于全球。
Gartner认为,业务可组合性需要遵循四个原则,第一,模块化原则,把业务变成一个个模块;第二,发现原则,通过积木重新搭配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第三,编制原则,业务的可编制;第四,自主原则,每一个模块相对独立运行。
四个原则可以理解为“模块内部要高耦合,模块之间要低耦合”。陈勇表示,“模块内部高耦合”是模块内部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模块与模块之间却是松散的连接,因为松散的连接可以更容易重新拆开、重新编制。
企业的可组合性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大类,高组合企业需要组合性的思维、组合性的业务架构和组合性的技术,也就是从思维、架构和技术三个维度来考虑这件事情。
Gartner通过九个实践来对企业的可组合性进行评定,思维的实践分为自主的团队、自主的员工、可适应性战略;业务架构的实践分为多种智能混合团队、分布式职责、设计业务和设计技术;技术实践分为迭代式开发、自主合作、集成性。
同时,企业在技术使用层面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云的使用速度依然在加快,人工智能热度有所回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Coursera在2025年连接大会上宣布多项AI功能更新。10月将推出角色扮演功能,通过AI人物帮助学生练习面试技巧并获得实时反馈。新增AI评分系统可即时批改代码、论文和视频作业。同时引入完整性检查和监考系统,通过锁定浏览器和真实性验证打击作弊行为,据称可减少95%的不当行为。此外,AI课程构建器将扩展至所有合作伙伴,帮助教育者快速设计课程。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