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第二人生(Second Life)的创始人Philip Rosedale说过:“请打开您的防火墙,进入到我们的世界中!”他曾在台上接受过我的同事Steve Prentice(现已退休)的采访,当时Steve Prentice问在座的数百名首席信息官和IT领导人该如何推动企业使用沉浸式虚拟世界来开展业务。
这件事发生在2007年4月Gartner IT Symposium峰会上,第二人生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大事件。它迅速掀起了一个主流信念——VR即将超越网络,以至于它登上了《商业周刊》的封面。《财富》杂志的一篇文章讲述了当时的IBM首席执行官Sam Palimsano如何热衷于此以及他和他的化身如何游走于虚拟世界中的会议。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对虚拟世界感到兴奋,但却再次演变成一个虚幻的希望。
我一直是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我第一次相信商业VR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学会了使用Superscape VR软件,并尝试了一个非常早期的HMD。在Myron Kreuger的经典著作《Artificial Reality II》中,我了解到传奇商业软件先驱和IBM研究员Frederick Brookes是如何研究VR的。他假设VR可以通过视觉皮层向人类大脑的模式识别引擎提供大量复杂的信息,从而放大人类智能(IA)。这项技术的重要性至少与现在的人工智能一样。但商业VR并没有出现。它没有出现在2007年,并且我确信它也不会出现在2027年。
我得出的结论是,商业VR就像是IT界的核聚变能源。这个想法具有难以置信的诱惑力,让人感觉应该是可行的并且我们似乎总是距离实现它还有不到十年的时间。于是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几十年来投资了无数个亿,但它至今仍然……看似触手可得,实则遥不可及。
我所说的不包括VR被医药研发实验室用于探索立体异构分子这样的小众用途或偶尔通过一些眼花缭乱的演示让全球建筑事务所的客户感到惊叹。我说的是成为大多数人和企业共同工作和娱乐空间的日常元宇宙。它现在离我们依然还很遥远,我不确定在我剩下的25年左右生命(根据我的精确预测)里能不能看到它出现。
以下是我对大规模商业VR概念失去科技乐观主义态度的五个理由,我认为它不会很快出现。
我仍然是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我确信有一天,我们将普遍在一个完全沉浸式的三维视觉元宇宙中开展业务。我们可以把这一经济发展阶段称为“元宇宙商业”。但它不会出现在2020年代,甚至可能不会出现在2030年代。以一种我们的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都能接受的方式,让人类进入一个逼真的沉浸式图像空间具有难以想象的难度。是的,它可能比火箭科学和创建一个商业空间产业还要难。也许Elon Musk已经得出了这个结论,而我们必须等待Neuralink脑机接口取得成功之后,才能将我们的全部感官沉浸在元宇宙中并使其成为商务人士普遍的日常互动方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瑞典央行与金融机构及国家安全部门深化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威胁。今年5月,瑞典遭遇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政府和金融机构受到严重冲击。总理克里斯特松承诺增加资金支持,建立更强大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央行将举办第二届在线网络安全挑战峰会,鼓励金融机构提升网络安全能力。瑞典金融协会敦促建立危机管理机制,与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等机构协调配合。
字节跳动发布Seedream 4.0多模态图像生成系统,实现超10倍速度提升,1.4秒可生成2K高清图片。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扩散变换器架构,统一支持文字生成图像、图像编辑和多图合成功能,在两大国际竞技场排行榜均获第一名,支持4K分辨率输出,已集成至豆包、剪映等平台,为内容创作带来革命性突破。
工作压力源于大脑储存混乱而非系统。本文介绍5个ChatGPT提示词,帮你将工作压力转化为结构化行动:优先级排序任务清单、快速撰写专业邮件回复、从冗长文档中提取关键信息、生成问题解决方案、高效准备会议内容。通过系统化处理工作事务,将分散的精力转为专注执行,让大脑专注于决策而非重复劳动。
红帽公司研究团队提出危险感知系统卡(HASC)框架,为AI系统建立类似"体检报告"的透明度文档,记录安全风险、防护措施和问题修复历史。同时引入ASH识别码系统,为AI安全问题建立统一标识。该框架支持自动生成和持续更新,与ISO/IEC 42001标准兼容,旨在平衡透明度与商业竞争,建立更可信的AI生态系统,推动行业协作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