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第二人生(Second Life)的创始人Philip Rosedale说过:“请打开您的防火墙,进入到我们的世界中!”他曾在台上接受过我的同事Steve Prentice(现已退休)的采访,当时Steve Prentice问在座的数百名首席信息官和IT领导人该如何推动企业使用沉浸式虚拟世界来开展业务。
这件事发生在2007年4月Gartner IT Symposium峰会上,第二人生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大事件。它迅速掀起了一个主流信念——VR即将超越网络,以至于它登上了《商业周刊》的封面。《财富》杂志的一篇文章讲述了当时的IBM首席执行官Sam Palimsano如何热衷于此以及他和他的化身如何游走于虚拟世界中的会议。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对虚拟世界感到兴奋,但却再次演变成一个虚幻的希望。
我一直是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我第一次相信商业VR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学会了使用Superscape VR软件,并尝试了一个非常早期的HMD。在Myron Kreuger的经典著作《Artificial Reality II》中,我了解到传奇商业软件先驱和IBM研究员Frederick Brookes是如何研究VR的。他假设VR可以通过视觉皮层向人类大脑的模式识别引擎提供大量复杂的信息,从而放大人类智能(IA)。这项技术的重要性至少与现在的人工智能一样。但商业VR并没有出现。它没有出现在2007年,并且我确信它也不会出现在2027年。
我得出的结论是,商业VR就像是IT界的核聚变能源。这个想法具有难以置信的诱惑力,让人感觉应该是可行的并且我们似乎总是距离实现它还有不到十年的时间。于是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几十年来投资了无数个亿,但它至今仍然……看似触手可得,实则遥不可及。
我所说的不包括VR被医药研发实验室用于探索立体异构分子这样的小众用途或偶尔通过一些眼花缭乱的演示让全球建筑事务所的客户感到惊叹。我说的是成为大多数人和企业共同工作和娱乐空间的日常元宇宙。它现在离我们依然还很遥远,我不确定在我剩下的25年左右生命(根据我的精确预测)里能不能看到它出现。
以下是我对大规模商业VR概念失去科技乐观主义态度的五个理由,我认为它不会很快出现。
我仍然是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我确信有一天,我们将普遍在一个完全沉浸式的三维视觉元宇宙中开展业务。我们可以把这一经济发展阶段称为“元宇宙商业”。但它不会出现在2020年代,甚至可能不会出现在2030年代。以一种我们的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都能接受的方式,让人类进入一个逼真的沉浸式图像空间具有难以想象的难度。是的,它可能比火箭科学和创建一个商业空间产业还要难。也许Elon Musk已经得出了这个结论,而我们必须等待Neuralink脑机接口取得成功之后,才能将我们的全部感官沉浸在元宇宙中并使其成为商务人士普遍的日常互动方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许多组织在实施 AI 代理时过于狭隘地关注单一决策模型,陷入了"一刀切"决策框架的误区。然而,人类决策远非统一,而是复杂、动态且依赖于具体情境的。如果要将 AI 代理有效整合到组织中,就需要考虑多样化的决策过程,以确保有效实施,避免无意中设定一个低标准的决策模式。
Google 近期加快了 AI 模型的发布节奏,推出了业界领先的 Gemini 2.5 Pro 和 Gemini 2.0 Flash。然而,公司尚未发布这些新模型的安全报告,引发了对透明度的担忧。Google 表示正在权衡快速迭代和获取反馈的方式,承诺未来会发布更多文档,但专家认为这种做法可能会树立不良先例。
AI视频生成公司Runway宣布完成3.08亿美元融资,由General Atlantic领投,估值超30亿美元。公司刚发布新一代视频生成模型Gen-4,可生成长达10秒的视频片段。Runway计划利用新资金加强AI开发,重点提升训练数据集质量和扩展扩散模型与大语言模型能力。
亚马逊推出Nova Act AI代理SDK,这是一个用于构建可自主完成网络任务的AI代理的开发工具包。它由亚马逊自研的Nova大语言模型驱动,采用细粒度任务分解和直接浏览器操作等方法,旨在提高AI代理的可靠性。该SDK开源,但仅支持亚马逊Nova模型。这标志着亚马逊在AI代理领域向OpenAI、微软等竞争对手发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