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是建立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形成映射,仿真+大数据演绎出了数字孪生,而用数字世界无限的试错可以获得物理世界的一次成功。
“工业界一切皆可预测,不能预测的东西是不能进入工业界。”北京云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屈凯峰表示,当代互联网的发展为普惠仿真实现提供了基础。
北京云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屈凯峰
仿真需要构建一个底层平台
最早仿真都是在超级计算机上运行,后来走到电脑端,现在在新的互联网协同方式下,又走到了云端。
如何实现仿真技术的普惠应用,让数字孪生的应用场景从天气预报延伸至更多的场景,最大的难题就是打造承载海量数字孪生的底层平台。
云道智造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构建一个底层平台。屈凯峰指出,我们只做底层的引擎,专家可以将模型经验沉淀在平台上,形成各种各样的数字孪生体。
云道智造可以为行业提供两大贡献,第一,把仿真的终端用户,从百万级仿真专家,变成千万级的制造业工程师,让更多的人可以使用仿真;第二,自主化,解决用户软件的切换成本。
现阶段,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仿真产生了大量新需求,中小企业可以在云道智造的平台上开发各自的仿真APP。
仿真从线下走上云端
Simdroid是云道智造“仿真平台+仿真APP”的第三代仿真软件系统架构,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商店SimApps汇集海量的仿真工具。
近期云道智造发布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云仿真平台SimCapsule。云道智造的SimCapsule是通过云原生技术,为开发者提供快速开发、在线运行和应用推广的一体化平台,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仿真服务。
北京云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CTO陈晓海指出了SimCapsule在开发层面和用户层面上的性能特点。
开发层面:SimCapsule可以让同一个仿真应用所投入的开发人员和开发时间比以往要更少;
用户层面:SimCapsule通过前后端分离,以往需要工作站作为仿真设备,现在则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设备进行仿真操作。
普惠仿真,需要人才支撑
“互联网和制造业的融合,会有巨大的增量市场,数字孪生体是一个大行业,超过一半都是仿真。”屈凯峰说道。
当我们离普惠仿真目标越来越近,仿真软件终端用户也将从原先的专业仿真工程师,变成千万级的普通制造业工程师,这就需要大批量的仿真培训人才。
在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数字仿真技术论坛上还正式发布了《仿真工程师技术人才培训标准》。《仿真工程师技术人才培训标准》是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北京中心、北京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在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等单位指导下牵头制定,对促进仿真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和培训、解决当前仿真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据介绍,标准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方向也分了电磁、结构和流体三个方向,涵盖了最主流的几个方向的工程师人才培养,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知识技能等模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三星与AI搜索引擎Perplexity合作,将其应用引入智能电视。2025年三星电视用户可立即使用,2024和2023年款设备将通过系统更新获得支持。用户可通过打字或语音提问,Perplexity还为用户提供12个月免费Pro订阅。尽管面临版权争议,这一合作仍引发关注。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苹果M5 MacBook Pro评测显示这是一次相对较小的升级。最大变化是M5芯片,CPU性能比M4提升约9%,多核性能比M4 MacBook Air快19%,GPU性能提升37%。功耗可能有所增加但电池续航保持24小时。评测者认为该产品不适合M4用户升级,但对使用older型号用户仍是强有力选择。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