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5月24日 北京消息:5月21至23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昆明举办。22日,以“智医疗 至健康”为主题的智慧医疗专场正式开启,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健康时报联合腾讯公司联合开展的2018年度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优秀案例评选结果也正式揭晓。
会上,国家卫健委领导、健康时报社总编辑孟宪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玉林、腾讯副总裁丁珂为获选的“十大智慧便民医疗健康服务”和“十大科技助力医疗健康创新”优秀案例单位代表进行颁奖。
随着“健康中国2030”的持续推进,将健康理念融入政策实施的全过程成为该战略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互联网的各种技术创新与发展,正不断驱动着医疗健康的数字化升级。智慧便民服务是落实民生的重要举措,科技创新则是促进数字医疗蓬勃发展的原驱动力。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玉林指出,“互联网+”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旨在评选出运用互联网创新经验进行融合升级、推动行业进步的优秀案例,并在全国范围推广经验,以促进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整合应用与深度合作。近年来,该活动已吸引了包括政府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等在内的约千件优秀案例报名参与,获得百万网友关注。
全国“十大智慧便民医疗健康服务”与“十大科技助力医疗健康创新”优秀案例出炉
智慧便民破解“看病难看病烦”
我国长期以来面临着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而互联网正为医疗健康服务带来高效和便捷。当互联网进入导诊、挂号、就诊、检查、支付、取药、随访等就诊流程上的“关键小事”,让就医流程更智慧,更成为分级诊疗改革的助推器,不仅让患者看病不再难、不再烦,更把患者的“全生命周期”管起来,即使边缘基层地区的病患群众,也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图:全国“十大智慧便民医疗健康服务”优秀案例颁奖
其中,深圳市人民医院“串珍珠”式地打通了线上就诊全流程:通过AI导诊小程序,患者可以1秒精准匹配医生,线上分诊挂号一步到位;参保用户通过微信绑定社保卡可免排队指尖支付,直接就医、检查、取药,实现看病“最多跑一趟”;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患者还能够轻松查预约信息、医疗消费账单、线上检查报告、社保缴费明细等……互联网技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创新给医疗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正为患者带去真真切切的好处。
还有更多地市沉淀出了实现医疗健康智慧惠民的经典案例,如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国家电子健康卡创新应用试点单位,通过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身份认证服务,消除“一院一卡、互不通用”的堵点问题,实现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厦门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电子健康卡公众服务平台”上线的城市,以信息化推进智慧医疗为目标,并以个人为中心构建了居民健康档案。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率先在全国综合推出社保卡就医一卡通,实现视频问诊、处方共享、送药到家的综合医保服务,是首个实现医保慢病处方共享的城市。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过漳州市统一健康门户,将就医流程由11项优化到4项,并打造约满自动后补、生育登记秒办等地方特色服务。
科技创新促进医疗健康服务“提质增效”
在通过“互联网+”实现便民惠民的同时,更多的新兴技术也应用到传统医疗行业,科技与医疗的深入融合不断助力精准医疗。在科技助力医疗健康创新案例中,影像智能辅诊技术、疾病早筛、全流程监测、手术机器人等关键词频频出现,智能设备、健康风险预警等健康护理服务成为趋势,医疗健康管理更加智能高效。
图:全国“十大科技助力医疗健康创新”优秀案例颁奖
在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兆申进行了题为“牢记使命,驱动创新,让国人远离癌症——创新科技助力消化道肿瘤预防筛查早诊早治”的分享。 “早期诊断是预防病发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很难让每个人都享受精准的早期诊断。”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兆申表示。“想要降低消化道癌症的漏诊率,提高诊断准确率,预防因癌返贫、因癌致贫,我们应该做一些非常智能的工作。”
李兆申表示,人工智能在消化道早期癌症筛查领域有丰富的场景。腾讯觅影结合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和肠镜专家的智慧,能够帮助肠镜医生在息肉的定位、息肉的发现、息肉性质判断方面,可以得到准确率超过97%的智能判断。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还改变着一个城市的健康管理模式。会上,德清县卫健局副局长陈伟东介绍了德清县通过科技助力医疗健康创新的实践。在全国首个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县的大背景下,德清县打破以往单个医院的应用,打造了一个以县(或县域医共体)为单位应用范本,通过将医学人工智能与医共体建设相结合,走出了我国县域医共体创新的“德清模式”,缓解县级医疗痛点,提升基层医疗单位技术和服务水平。
宜昌市卫健委主任张琼则分享了宜昌在建设新型医疗智慧城市上的探索。宜昌城市级互联网+医疗健康解决方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信息安全等互联网技术,借助“宜健通”微信小程序、健康门户等丰富入口和渠道实现数据到人,同步跟踪、智慧精准的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打造出了以慢性病防控为重点,创新疾病监测的城市居民健康管理新模式。
“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效率、推动医疗产业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一轮的医改下形成实战经验。2018年度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总结归纳医疗健康行业创新典范,向全国复制推广,从而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可靠选择。该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应用开发,构建GenAI模型并将智能代理集成到应用套件中。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并预测OCI收入将从2026财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甲骨文正积极布局AI推理市场,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优势地位,有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