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5月22日 新闻消息:如果没有手机,你的生活会怎样?类似的问题被许多人假设过,但几乎没有人敢于直面这个问题。我们已经习惯沉浸在“虚拟世界”,以至于某些瞬间会对现实世界感到陌生。
移动应用记录着个体与外界发生的每一次交互,见证着小变化,也反映着大趋势。5月22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应用生态论坛上,腾讯研究院、腾讯应用宝、腾讯开放平台联合发布的《腾讯数字生活报告》新鲜出炉。泛娱乐类应用“高歌猛进”,冲击下沉市场;而旅游、健康领域,大众表现出明显的“高冷”特质。
消费全面数字化,娱乐成“基本需求”
购物、生活、健康、旅游……以电商和移动支付为代表,消费全面数字化构成数字生活的基础。然而,在数字化的浪潮下,大众的消费选择越来越“依赖”来自社交圈或陌生用户的口碑推荐,“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其次,购买服务比购买产品本身变得更重要,产品体验之外的附加价值成为消费者更关心的。
衣食住行的生活消费之上,娱乐作为这个时代最通用的沟通方式,成为一种“基本需求”。娱乐精神正在从年轻人群体渗透到各个年龄段,娱乐类应用用户时长、体量都在持续增长。当然,这其中依然以短视频和游戏为主要代表,沉浸式娱乐更容易赢得大众的青睐。
从瓦解走向重构,圈层社交兴起
消费满足刚需、娱乐愉悦身心,数字世界里的各种应用,将不同的群体通过各种“共性”联系到一起,构成新的关系网络。传统的关系维度被瓦解,以圈层社交、游戏社交、虚拟关系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关系崛起,年轻人钟爱匿名社交、游戏玩家一言不合就“开黑”、老年群体钟情记录“美篇”……
但是,数字技术也可能让亲密关系变得不那么“亲密”,线上的恋情总是习惯性停留在“暧昧”的边缘,数字技术的空间性也可能使恋人之间的陪伴变得不那么充分,而在网络世界里“遗忘”似乎也没有那么容易。因此,不少人开始渴望数字世界里的高质量关系。
一屏一世界,相同的圆点不同的半径
在纷繁复杂的新型关系里,每个个体都有着不同的角色,自媒体、网红、自由职业者……在数字时代,大众的自我表达变得选择多样、机会巨大。
大量新的行业和机会涌现,数字技术正在重塑个人发展路径:个人接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正在被以算法为代表的信息结构取代,课堂之外的知识变得平民化、未来教育的雏形正在酝酿,以兴趣为基础的圈层关系使再小众的兴趣也有可能获得关注。
透过数字生活报告,应用宝提出了一系列思考,同样值得每一个数字生活的参与者共同反思:面对消费全面数字化和泛娱乐的主导,我们也许需要更多克制和理性的“反糖式生存”;面对圈层化和多元化的社交,我们有责任为个人发展创造高质量关系氛围;而面对更个性化、多元化的个人发展路径,我们拥有更多的机会为自己寻找自定义发展的更多可能。科技向善,是腾讯和应用宝对未来提出的愿景,也是每一位数字生活参与者共同的愿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