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4月17日 北京消息(文/王聪彬):对于未知领域,人们永远充满想象。最近公布的人类拍摄的首张黑洞照片,提供了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同时从强引力场的角度也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巨椭圆星系M87中心黑洞(图源:shao.ac.cn)
之前很多科幻电影中都为我们展示了对于黑洞的瞎想,诺兰导演的《星际穿越》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极其震撼的壮观宇宙和黑洞视觉效果,片中因回程燃料不足,男主角想到借助黑洞引力加速回航的办法,但是自己却掉入黑洞进入五维空间。
影片中的黑洞和真实黑洞颇为相似,这也源于诺兰请来了201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基恩·索普担任科学顾问基于科学依据所设计。虽然当时首张黑洞照片并未公布,但科学家也通过计算了解了黑洞的“样貌”。
对于平常人而言,黑洞是触不可及的,而且我们也不能乘坐宇宙飞船穿梭于太空,但乘坐飞机远距离出行在现实生活中已是非常普遍,在写这篇絮絮叨叨文字的时候,我的同事也正乘坐飞机奔赴各地进行着不同的采访。
商务人士乘坐飞机出行早已是家常便饭,大家的手机里或多或少都会装着几个航旅类App,网上值机、航班机型、电子登机牌、航班是否延误、行李转盘等信息都是旅客非常关心的信息,航旅类App则可以让你对航班行程了如指掌。
这里不得不提,早在2012年就上线的航旅纵横,这也是我手机里的第一款移动出行类App,除了平时常用的延误查询,最近一次的使用也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体验。在起飞前我就将航旅纵横中的航班信息分享给接机人,落地后我接到电话,他说看到您还要滑行27分钟,我将在停车场C区等您。
正是这一个微小的细节,航旅纵横敏锐地抓住了用户的痛点。用户体验的打造来自于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了实现的快速功能迭代,航旅纵横的研发团队采用了敏捷开发的研发体系,通过云原生的标准体系,保证了从需求提出到产品开发、版本管理,到最后上线发布整个过程的自动化。
本期《数字化转型方略》将展示航旅纵横是如何使用技术敏捷的响应用户需求。同时还有来自基因领域的“简基”,通过BT(生物技术)与IT(信息技术)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精准可靠的基因数据解读,让更多人关注疾病预防。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触及用户体验改善的方式、方法和技术应用可以为你带来启示,在自己所在的行业衍生出不同的新鲜玩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最新数据显示,Windows 11市场份额已达50.24%,首次超越Windows 10的46.84%。这一转变主要源于Windows 10即将于2025年10月14日结束支持,企业用户加速迁移。一年前Windows 10份额还高达66.04%,而Windows 11仅为29.75%。企业多采用分批迁移策略,部分选择付费延长支持或转向Windows 365。硬件销售受限,AI PC等高端产品销量平平,市场份额提升更多来自系统升级而非新设备采购。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出LangScene-X系统,仅需两张照片就能重建完整的3D语言场景。该系统通过TriMap视频扩散模型生成RGB图像、法线图和语义图,配合语言量化压缩器实现高效特征处理,最终构建可进行自然语言查询的三维空间。实验显示其准确率比现有方法提高10-30%,为VR/AR、机器人导航、智能搜索等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新一代液态基础模型突破传统变换器架构,能耗降低10-20倍,可直接在手机等边缘设备运行。该技术基于线虫大脑结构开发,支持离线运行,无需云服务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在性能基准测试中已超越同等规模的Meta Llama和微软Phi模型,为企业级应用和边缘计算提供低成本、高性能解决方案,在隐私保护、安全性和低延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IntelliGen AI推出IntFold可控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不仅达到AlphaFold 3同等精度,更具备独特的"可控性"特征。该系统能根据需求定制预测特定蛋白质状态,在药物结合亲和力预测等关键应用中表现突出。通过模块化适配器设计,IntFold可高效适应不同任务而无需重新训练,为精准医学和药物发现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