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4月17日 北京消息(文/王聪彬):对于未知领域,人们永远充满想象。最近公布的人类拍摄的首张黑洞照片,提供了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同时从强引力场的角度也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巨椭圆星系M87中心黑洞(图源:shao.ac.cn)
之前很多科幻电影中都为我们展示了对于黑洞的瞎想,诺兰导演的《星际穿越》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极其震撼的壮观宇宙和黑洞视觉效果,片中因回程燃料不足,男主角想到借助黑洞引力加速回航的办法,但是自己却掉入黑洞进入五维空间。
影片中的黑洞和真实黑洞颇为相似,这也源于诺兰请来了201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基恩·索普担任科学顾问基于科学依据所设计。虽然当时首张黑洞照片并未公布,但科学家也通过计算了解了黑洞的“样貌”。
对于平常人而言,黑洞是触不可及的,而且我们也不能乘坐宇宙飞船穿梭于太空,但乘坐飞机远距离出行在现实生活中已是非常普遍,在写这篇絮絮叨叨文字的时候,我的同事也正乘坐飞机奔赴各地进行着不同的采访。
商务人士乘坐飞机出行早已是家常便饭,大家的手机里或多或少都会装着几个航旅类App,网上值机、航班机型、电子登机牌、航班是否延误、行李转盘等信息都是旅客非常关心的信息,航旅类App则可以让你对航班行程了如指掌。
这里不得不提,早在2012年就上线的航旅纵横,这也是我手机里的第一款移动出行类App,除了平时常用的延误查询,最近一次的使用也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体验。在起飞前我就将航旅纵横中的航班信息分享给接机人,落地后我接到电话,他说看到您还要滑行27分钟,我将在停车场C区等您。
正是这一个微小的细节,航旅纵横敏锐地抓住了用户的痛点。用户体验的打造来自于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了实现的快速功能迭代,航旅纵横的研发团队采用了敏捷开发的研发体系,通过云原生的标准体系,保证了从需求提出到产品开发、版本管理,到最后上线发布整个过程的自动化。
本期《数字化转型方略》将展示航旅纵横是如何使用技术敏捷的响应用户需求。同时还有来自基因领域的“简基”,通过BT(生物技术)与IT(信息技术)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精准可靠的基因数据解读,让更多人关注疾病预防。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触及用户体验改善的方式、方法和技术应用可以为你带来启示,在自己所在的行业衍生出不同的新鲜玩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发布代理支付协议AP2,支持AI代理代表用户自动购物和决策。该开放协议获得60多家商户和金融机构支持,旨在实现AI平台、支付系统和供应商间的互操作性。协议要求两级审批机制:意图授权和购物车授权,确保交易可追溯。支持全自动购买和加密货币支付。万事达、美国运通、PayPal等主要金融服务商已表示支持。
腾讯混元团队推出P3-SAM系统,这是首个能够自动精确分割任意3D物体的AI模型。该系统采用原生3D处理方式,摆脱了传统方法对2D投影的依赖,在近370万个3D模型上训练而成。P3-SAM支持完全自动分割和交互式分割两种模式,在多个标准测试中达到领先性能,为游戏开发、工业设计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3D理解工具。
CrowdStrike在其年度Fal.Con 2025大会上发布了智能代理安全平台和智能代理安全团队两款新产品,旨在应对AI时代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新平台基于企业图谱架构,统一企业遥测数据,配备AI优化查询语言。Charlotte AI AgentWorks提供无代码平台,让安全团队可轻松构建和部署可信安全代理。智能代理安全团队则通过AI驱动的代理直接服务客户,解决传统防御无法应对AI速度威胁的问题。
NVIDIA Research推出了革命性的UDR系统,让用户可以完全自定义AI研究助手的工作策略。该系统解决了传统研究工具固化、难以专业化定制的问题,支持任意语言模型,用户可用自然语言编写研究策略,系统自动转换为可执行代码。提供三种示例策略和直观界面,实现了AI工具的民主化定制,为专业研究和个人调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