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2018 GNTC全球网络技术大会(简称GNTC)在南京召开,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在会上精彩亮相。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技术盛会之一,GNTC已经成为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今年的大会吸引了50余个国际组织,150位技术专家, 超过200场演讲,2000余位与会嘉宾。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毕首文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题为《开启网络智能化之旅》的主题演讲。

新华三也在大会的SDN、IPv6、物联网、NFV等分论坛上分享了公司在各领域内的最新技术突破,并在同期举行的SDN FEST测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毕首文在演讲中指出,实现网络智能化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架构变革、技术融合、阶段演进和生态共营。网络架构是整个网络发展的基石,网络智能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华三的网络架构也进行了面向智能化的演进。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毕首文发表演讲
毕首文还表示,智能化网络需要有序规划,实现平滑演进。面向智能化网络的演进大概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首先实现网络自动化。网络的自动化和可视化,可以大大简化和优化网络部署和运维。
第二阶段是网络自优化,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帮助客户进行业务仿真和网络调优,达到了辅助智能的状态。
最后是达到网络自主化的阶段,随着AI技术的自身发展及与网络的深度融合,网络完全实现自学习、自配置、自优化、自诊断、自恢复的状态,面向用户的应用及商业意图,实现网络的全智能化。
网络的智能化需要跨越技术壁垒,通过产业界共同努力,实现从共“营”到共“赢”,新华三将持续聚焦网络智能化的创新和突破,关注用户体验,携手业界合作伙伴一道,开启数字化转型时代的网络智能化之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PU架构讨论常聚焦于不同指令集的竞争,但实际上在单一系统中使用多种CPU架构已成常态。x86、Arm和RISC-V各有优劣,AI技术的兴起更推动了对性能功耗比的极致需求。当前x86仍主导PC和服务器市场,Arm凭借庞大生态系统在移动和嵌入式领域领先,RISC-V作为开源架构展现巨大潜力。未来芯片设计将更多采用异构计算,多种架构协同工作成为趋势。
KAIST AI团队通过深入分析视频生成AI的内部机制,发现了负责交互理解的关键层,并开发出MATRIX框架来专门优化这些层。该技术通过语义定位对齐和语义传播对齐两个组件,显著提升了AI对"谁对谁做了什么"的理解能力,在交互准确性上提升约30%,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Vast Data与云计算公司CoreWeave签署了价值11.7亿美元的多年期软件许可协议,这标志着AI基础设施存储市场的重要转折点。该协议涵盖Vast Data的通用存储层及高级数据平台服务,将帮助CoreWeave提供更全面的AI服务。业内专家认为,随着AI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存储系统在AI基础设施中的占比可能从目前的1.9%提升至3-5%,未来五年全球AI存储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至2000亿美元。
乔治亚理工学院和微软研究团队提出了NorMuon优化器,通过结合Muon的正交化技术与神经元级自适应学习率,在1.1B参数模型上实现了21.74%的训练效率提升。该方法同时保持了Muon的内存优势,相比Adam节省约50%内存使用量,并开发了高效的FSDP2分布式实现,为大规模AI模型训练提供了实用的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