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12月08日 北京消息:2017年10月30日,InterSystems TrakCare 医疗信息系统在美中宜和妇儿医院万柳院区正式上线。作为InterSystems的旗舰产品,TrakCare为美中宜和下属各医疗机构提供快速共享、互联互通的医疗信息管理服务。而对于秉承“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美中宜和,此次集团性医疗信息化的部署,标志着其医疗数字化转型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也标志着美中宜和与InterSystems的战略合作初战告捷。
2006年成立的美中宜和妇儿医院,是一家分娩量超30,000的高端私立妇儿医院,专注为中国家庭提供高品质的妇科、产科、儿科和生殖医疗服务。 “患者安全、客户体验和细节控制,是美中宜和的企业文化和医疗文化,也是美中宜和的生存之道。”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万柳院区院长谭春英表示, “从医疗安全上,TrakCare系统也给了我们非常强大的信息支持。从医生开具处方开始,后台便会连接到一个非常强大的药典,对每一个药品的适应症、禁忌症、药品之间相互作用,提供都有一个强大的数据支持。以自然分娩为例,从产检到分娩的整个就医流程都可以直观展现给医护人员。每位孕产妇的过敏史、用药记录都在系统中呈现,并据此进行用药安全预警,同时TrakCare的患者信息界面会自动的用小图标标识出医生需要注意的高危因素,如过敏、高龄等,不需要医生重复查看病历,从系统层面大大降低了人为误差,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支持。”
谭院长指出,“TrakCare新系统的上线,让客人从入院开始,到前台分诊,就医、化验、取结果,然后到离院,后台都有一个非常精确的时间点记录,为医院优化客户体验、提升运营效率提供切实的基础。TrakCare方便简单易于操作,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美中宜和CIO曹晋军介绍: “美中宜和坚持从集团高度推动信息系统的全面升级,构建了以向数字化医院转型为目标的“521”(1中心2体系5应用)体系架构,即一个面向全国分支机构的集中式IDC中心、安全体系以及数据和流程的标准化体系,在此基础上搭建的包含前中后台、集成平台和数据应用在内的5大应用。而TrakCare作为“中台”应用连通前台CRM以及后台EPR,支撑整个临床信息管理系统,是“521”体系中的应用核心,其中的集成平台也是采用InterSystems公司的HealthShare产品模块。”
作为全球领先的医疗信息技术提供商,InterSystems旗下TrakCare统一医疗信息系统已经服务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千余家医疗机构。自2016年10月与美中宜和签约以来,InterSystems积极应对美中宜和向数字化转型的高标准要求,为美中宜和提供包括患者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等核心产品,以及实验室、产科病房、疫苗接种等十余个附加模块,帮助美中宜和实现实时的数据共享与分析、整体化的安全保障以及高度互操作性,助力美中宜和在医疗水平、服务品质与集团化管理等方面不断的进步。
“TrakCare系统已帮助美中宜和完成了对患者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医院业务数据的标准化管控,并遵循美中宜和业务标准改进实际业务流程,实现了全流程上线。上线后,美中宜和下属各医疗机构可实现对患者的全程跟踪,获取以患者中心的丰富医疗信息和相关数据,从而更好地跟进诊疗过程与效果,从系统角度保证美中宜和提供安全/专业/关爱/高品质医疗服务。”InterSystems大中华区总经理卢侠亮表示,“未来,InterSystems希望能为更多的中国私立医疗机构提供国际领先的信息技术和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与体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多数企业已从AI试点阶段转向可重复、可衡量的业务实践。Walgreens通过建立AI卓越中心实现有序创新,FMOL Health将ROI扩展到医生和患者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Steelcase通过数据治理委员会建立AI信任框架,ZoomInfo让员工自主构建AI智能体实现人机协作。这些经验表明,成功的AI战略需要在创新与治理、自动化与人工判断之间找到平衡。
Feedzai团队首次系统评估了AI模型理解散点图的能力,创建了包含18,000张图表的大规模数据集。测试十个先进AI模型发现,在简单计数任务中部分模型准确率超90%,但精确定位任务表现不佳,准确率多在50%以下。研究还发现图表设计对AI性能有轻微影响,为AI辅助数据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
Sandbar公司推出Stream Ring智能戒指,专为随时记录灵感而设计。用户只需轻触戒指并轻声说话,即可将想法转录为笔记。该产品采用个性化数字语音技术,创造如自言自语般的体验。不同于传统AI助手,Stream Ring专注于认知扩展而非替代思考。产品配备全天候电池,支持私密范围内的语音识别。银色版售价249美元,金色版299美元,计划2026年夏季发货。
KAIST研究团队开发出MG-Select系统,首次让视觉语言机器人具备"货比三家"的决策能力。该系统通过生成多个行动候选方案并利用内部评估机制选择最优解,无需额外外部验证系统。在真实世界测试中,机器人精确操作成功率提升28%-35%,某些任务改进达168%,为机器人在医疗、制造等高精度应用领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