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11月23日 北京消息:11月1日,2017微软技术暨生态大会(Microsoft Tech Summit)在京召开,这是微软中国年度最盛大的科技峰会,活动上分享了微软的最新动态,以及微软在云计算、大数据、混合现实、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最新布局。微软公司全球开发平台事业部的资深副总裁潘正磊、微软中国云计算和企业服务事业部云开发高级产品经理胡德民在会后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分享了微软针对开发者的策略以及提供的技术支持。
我看到之前Fastcompany写了一篇报道叫Satya Nadella Rewrites Microsoft’s Code,而且确实萨提亚也讲到了,他也学过分布式计算,但是做了云的架构之后才重新认识什么是分布式计算,那个规模大到包括技术研究的范畴了。
理论上,我们整个Aruze云都是基于Visual Studio开发的,那从我们开发的理念上,开发工具上,和开发算法上怎么适应用,特别是Aruze这种大规模的云的这样的一个时代的变化,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它里面的精髓在什么地方?
潘正磊:你们今天也看到了,我们整个数据中心的搭建里面最不同的,就是云计算的场景下面是它的构建和原来的Client Server完全不同,在比较传统的IT行业时候,Client Server的这个Server负载大的时候越来越大,就是机器配置越来越高,越来越大型。在云计算大的方向上,它是相对来说比较小的机器,但是是大量分布式的,而且是分布在全球各个数据中心的,它跟传统的Client Server相比,对存储和网络的要求会非常不同。Aruze本身的现在Networking本身就是用我们的.NET Framework写的,Aruze很多的Hosting Layer也是在我们的C++或者.NET上面运行的。因为它每一个都是用微服务的形式,从单独微服务上来说,虽然是这么庞大的服务系统,实际上里面有非常多小的微服务团队一起合作,把整个这一套服务都搭建起来了。
所以可以想像微软上面不管是Storage、Networking、Compute,不同的Compute有不同的团队来实行,最后还是用单服务方式提供的,它下面的基础都是我们的Storage、Networking和Compute。从我们现在在开发这么大的大型云的体验上来说,第一,跟原来传统开发非常不同的,是automation,因为是要服务全球42个数据中心的,而且又要快又要稳的情况下,怎么样做质量管控?跟原来方式方法完全不同。另外全球有42个点的数据中心,我们怎么样把数据安全和数据中心的安全做好?是一个全新的一套程序和系统。接下来还有数据中心本身的安全和数据中心之间,我们有很多客户有非常高的要求,万一一个数据中心停电了,有地震什么的,这些都碰到过,出现等等问题的话,数据中心里面存储的东西,怎么样能够快速的迁移到另外一个全球的数据中心?整个数据中心的设计和构建也是完全不同的,仅仅是数据中心构建,就可以讲一整天,有很多很多创新在里面,我们现在数据中心是用新的能源电构建。
所以整个一套Aruze智能云,代码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不管从数据中心的构建到下面底下的基础架构服务构建,到安全系统的防护,是一整个完全不同的新的体系。
传统的是微软研发式小组测试这样很经典的研发架构,三个人一个小组这种,当年我都是学这个的,现在就完全不同了。包括一方面是微软自己的研发,我一直特别惊讶,你们要管理源代码,每天还要加那么多的新服务,这是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且从客户角度来说他们也在变。
潘正磊:因为我们不同的产品,它的起点不同会造成这个产品会有很多不同。拿我的产品Visual Studio来说,大家想我们1997年发布第一版Visual Studio,针对Windows开发者的一款大的IDE产品,当年这种盒装软件,每三年有一个大的版本的发布,这是很经典的微软的模型,那时候我们组织架构有一个开发团队、有一个测试团队和产品经理团队,这是经典三套马车。但是如果想反过去看,1997年我们当时发布第一款Visual Studio的时候,我看在座的都很年轻,你们设想一下1997年是什么情况,盒装软件哪里去买?在美国有专门的软件店卖,你去软件店买回来一个盒装软件,自己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1997年那时候还没有什么互联网,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当时如果软件出了任何问题,我们是要把软件,就是那一个盒子的软件要召回的,我们当时做过全球召回,是一个Office出了很大的问题,进行了全球召回,这一个一个盒装软件卖到全球实体店,召回代价多么惨重。那时候我们测试团队最牛的事情,就是要防止任何这种被召回的情况出现,这测试团队第一个要求。
而且那时候我们没有必要每三个月或者每三个星期发布一次,我们每三年发布一次就足够了,而且客户有任何需求,任何反馈的话,他怎么给我们反馈?没有互联网,是需要给我们技术支持打电话的。打完电话就算我知道你这个什么问题,我也没有什么办法给你一个补丁,因为这些基础设施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当时我们整个这一套传统的架构和传统的流程是针对那个时代产生的。对那个时代来说那是一条非常先进的一套系统,因为微软有这么多产品基于它之上,而且它给了企业客户非常稳定的去实施等等。
而到了互联网时代,这一套东西就不适合了。我们的团队技术转型是从2012年开始的,当时我们起点是一个覆盖了几百万客户的、非常庞大的一套工具,这套工具里,我不能把里面的一个功能随便砍掉,因为砍掉一个功能会有很多客户会找我投诉。
在现成的这个庞大工具体系下,我怎么样让它做到转型?那时候我们是每三年发布一次,而现在,如果我有需要,我可以一天发布5次。这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完全不同的产品架构,完全不同的能力和完全不同的队伍的形成。
但是我们的起点是,在我们开始转型的时候,是有一个非常大的庞大的现有用户,不能把里面功能减少,而且有一套现成的现有的体系。
我们Aruze上面有很多服务,我们有这样一个团队在做这样的服务,对他们来说起点非常高,因为他们是一个全新的服务,没有一个现成的东西可以用,他们要开始一套新的流程,对于他们来说是不需要一个痛苦的转型过程,因为开始就是站在非常高的起点上,一开始就是微服务方式,一个一个小的团队打造不同的服务。他们要考虑的东西跟我们要考虑的不同的产品还是有些不同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微软Aruze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但是你们看不同的团队根据他们不同的产品,有很多不同的具体的实施方式。
您刚才谈到了运维和开发可能有一些小花序。微软在全球市场针对开发者的策略,或者说对他们开放的一些平台和在中国并不太一样。我想了解一下,这一次我们针对开发者,这6万个我们的开发者有什么更好的服务或者说有什么创新的技术支持?
胡德民:上午的主题演讲,我认为有几个亮点,比如第一次看到Java的代码出现在微软的场子里面,尤其是Visual Studio,这一点我个人很突出它是因为,今天在社区,在网络看到国内很庞大的Java开发者,他们现在对于Java的前景是忐忑不安的,因为最近Oracle有新宣布针对J2E的支持,而微软的拳头产品支持了Java开发。
再一个就是我们在第一个演示里面,特别是打开Mac,用的是Mac版本的Visual Studio,是用iOS虚拟机上,iPhone 8,iOS 11的SDK做人工智能演示,这里面信息量太大了。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特别是在中间,微软的程序员拿着IoT的板子,我们自己研发团队为了这个IoT,也是Julia上海团队做的,可以让开发者用Visual Studio和C连接到背后的云服务上,前端可以看到实际展现就是翻译的功能,当然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物联网开发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再来跟着Java Demo去猜,我们在用Java演示BS Code开发,Aruze云端的Serverless 的Application我们现场玩儿了一个互动,模拟做大会现场注册系统,大家现场扫码,于是你可以看到数字升到快300,直接就看到下面各种不同的平台。所以这是可用的,就是它是一个Serverless的架构。
所以这次我们很清楚,就是讲微软自己的研发云,而且是微软自己全球6万名程序员在用,而且是全球上百万的用户,实际演示大家可以看到今天的效果,今天微软演示了什么叫研发云,微软来演示一下。我们很高兴,因为中国开发者的需求,能够被总部看到,照顾到。包括今天我们也特别提到有一个关键组件NuGet一直以来在中国下载大家觉得好慢这样的问题,Julia是直接听到了这个意见,然后就上来就先问问卷,600多分问完就开始修。
潘正磊:原来这个服务是Nuget,我们把它转回了微软。因为针对的法律法规一定要在中国有一个公司才能部署这个。所以Nuget在中国没有公司,所以我们就把它拿回来,在中国部署。
你说的研发云,我知道华为用我们的软件工具,但是华为的开发云是OEM吗?不知道可不可以讲?
潘正磊:大概是三年前,华为开始请我去给他们怎么样做DevOps的这种很多转型的讲座,我给华为真的花了很多的时间,我本来一年也就来两次中国,来的时间不多。华为他们里面专门主导工具流程的一个机构跟我合作做这个事情。
他们也是自己内部在选,最重要的就是他们自己的团队用的是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去问。他们自己的开发团队、研发团队用的是什么?我们自己6万名员工用的全部都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而且我们坚信,微软的模式就是不仅我们的东西我们自己用,而且我用的频率是我昨天晚上构建我今天就在用,这是我们的开发模式。而且不管开发Widows还是开发Aruze、开发Office、开发.NET等等,开发Bing的,开发AI的,都在我用我的东西,我们微软内部6万个员工都在用我的东西。你可以反问一下华为里面有多少员工在用华为研发云?
我看到这两天,包括大标语和整个主场设计就感觉微软已经特别接地气了,那么回到Visual Studio,之前给我们的感觉Studio完全就是技术应用,很高大上,只有开发者能用。包括分享主题演讲从2B转向2C,越来越跟客户实际需求有结合了,越来越接地气了。所以我想了解的是,我们在针对开发者或者推进开发者和我们共融的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做了什么样的努力?
潘正磊:你可能感觉我们更接地气了,也是跟我们微软整个价值观改变和企业文化改变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在微软工作很多年,可能早期微软跟客户接触模式就是我们争取卖你一堆License,然后卖完之后就“See you later”。
潘正磊:我们现在特开放。我觉得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我们这几年非常推崇的企业文化,叫“客户至上”,这就需要落实到我们具体做的工作上,拿微软各个产品来说,不管是Office产品还是我们的Visual Studio,会发现微软产品基本一开始就是送个哭脸,或者是送个笑脸,或者可以从产品里面直接给予产品反馈了,你可能很好奇,这个产品反馈给拿到后面去,开发人员看还是不看?第一,我们会看,我们的用户量是几百万,我们反馈回来都是成千上万,我们后面还搭建了非常复杂的平台用机器学习,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因为我们需要把这些用户反馈及时看到,我们还有一个用户投票的功能,我们做了很多版本的反馈机制,就是希望把它做的越来越好。
我们希望当用户有问题的时候,而且用户反馈也是有各式各样的,真正重要的反馈能快速达到工程师团队,而且工程师能给予快速的响应。这种机制在原来是没有的,现在你去看微软各大产品里面,基本都开始实现了这种体验。这实际上只是我们用户至上的一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我们现在跟用户签合同的时候,会考虑能不能把流程简化,是不是不需要这么多的步骤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以用户至上理念,来考虑我们跟用户的交流,我们的交流是不是真正的切实达到了客户的痛点,而不是大家讲的高大上,大家就会觉得好像跟我没什么关系。现在就是客户会觉得说,你讲的是跟我有关系,我们当然希望跟用户能够切切实实解决用户的痛点,所以这是我们现在整个企业文化的大的转变。
所以从其他的具体体现中也会发现微软内部有很多团队名字都是客户成功团队,会有各式各样的组织。我们产品团队里面有,我们的外面市场、销售团队也有。我们希望用户把它用起来,而且用的真的觉得是好用,这才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这跟原来的模式差别是非常大的。
胡德民:当云计算进行深水区,已经不再是比价格了。CDN谁便宜我用谁,虚拟机谁便宜我用谁。当企业进入深水区,第一,它不像互联网公司可以无限制招人,月工资2万、2万5我照开,企业受不了的,企业必须是有限度自己能掌握一些技术,但是我需要帮助。我讲的是实体行业,扎扎实实的,占GDP大头的这些实体行业,他们都是往数据转型中迈进,微软在这里我希望让大家看到一个能力,就是协助一个传统企业能够借由云的力量来改变他自己数字转型的步骤和进展。
当客户决定采用之后我们要有专业服务团队,再加上我们还有CSS,打电话7×24小时的客服团队,这些团队他们都出来了,他们就讲Windows 10,十大安全的秘诀你应该知道的事情。包括从我们总部空降来的,像Julia带头的,Julia团队下面有好几个总监级的,从总部到北京、包括上海、苏州、深圳的研发团队,从世界各地集过来的精锐。我们想要传达一件事情,到云的应用、云的PaaS到SaaS的仗该怎么打?如果没有建立这种级别服务的流程和服务体系不要来浪费大家的时间。我们很希望借助这次微软技术大会能体现出真正想帮助客户做他们之前真的很想要做的事情。
我们看到现在国内讲云计算很多泡沫,昨天也有人问,大家都在讲AI,你们的AI是什么,我们也都分不清楚了,说实话。所以我们特别希望把一些我们实的能端出来的东西在这里做一个体现。
而且你们也感觉到了,现在国内是新一轮开发者的竞争。旧时代已经过了,真的,以前是这样的,现在没有了,现在另外一轮是来自于云厂商对程序员的争夺。包括你可以看到你讲的好几家都有所谓的研发云。
潘正磊:真的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大家真的可以去比较一下。微软来说,这也是我们的传统,因为Bill Gates第一个赚钱产品就是BASIC的compiler,从这方面来说我们是有传统的投入。包括上一任的CEO鲍尔默,他的Developer、Developer、Developer也是很经典的段子。
微软一直是做平台的,跟其他很公司不一样,微软一开始上来就是做平台的,做平台企业就需要开发者的支持,因为需要开发者在你的平台上面开发新的应用。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微软一直特别注重开发人员开发工具这方面的投入,因为我们一向是一个平台公司。这也是跟很多年技术积累有很多关系。我觉得有些技术积累也不是一天两天喊的口号就能达到的。
胡德民:再说一个小事,你刚才讲的我们国内云厂商、华为云、腾讯云,但是他们都跟微软在开发技术上都合作了。今天上午放的那个视频,腾讯财富通用了我们开源的.NET框架叫做.NET Core,做他们的财富通支付的网关。
潘正磊:今年3月份的春季发布会,我们也提到了跟华为的合作,因为华为真正业务团队跟我们有多次交流,我之前也谈到了。他们的痛点有好几部分,一个是他们有10万的开发人员,他们的开发没有特别的工具,他的开发人员都是在Windows PC上做开发,但是产品是跑在Linux操作系统的,之前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开发调试的环境,我们是把我们的Visual Studio做到了可以和Linux功能连在一起,可以在Windows上研发,你编译之后可以直接打包,打在你的Linux的操作系统上面,然后通过Visual Studio在Windows上面连接你在Linux而上面的应用做调试。所以有Debugger和没有Debugger差别就大了。所以这套系统,他们已经购买了,而且使用的非常好,而且非常喜欢。所以我们今年3月份在发布Visual Studio 2017的时候,华为业务团队也非常支持,专门拍了一个短片,说他们为什么选择了Visual Studio 2017,而且使用的非常好。
我刚才说企业文化,虽然我们自己也在转型,但是微软一向有一些非常好的企业文化到现在也还是保留。包括我们有一个特别有名气的企业文化就叫“吃狗粮”,什么意思呢?就是Windows产品做完之后先是在微软内部员工全部使用,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等我们自己把能踩的坑踩过了,然后才拿到外面发布。Office产品发行之前是同样的,Exchange产品我们自己内部已经用了好久了,一直都在用Exchange最新的版本,也是我们把坑能够踩完,踩完之后有的时候真的是很着急的,碰到产品还发布之前就碰到的Bug。
我们自己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DevOps产品等等都是这样的。我们是用微软自己的体量,全球有大概10万个员工6万工程师等等。我们都是先把自己的产品用起来,我们觉得好用才会拿出去给客户用。
这个微软传统文化也是我们现在还在坚持的,而且我们现在会开发更多的渠道,包括有全新的Windows installer,Office有预览版本,Visual Studio也有预览渠道等等。这些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内部的场景下面可以使用,也有很多的社区里面有开发者、使用者,他们愿意来试用我们最早的版本、最新的版本,也给我们反馈。我们现在把这个机制也是做得非常好的。
这些都是一些手段,我们要做这个手段就是为了保证最后出的产品是非常高质量的的企业级的产品。这是我们一开始的初衷,一开始的愿景。从这方面来说,我们只是有了更多的互联网手段,但是我们这个企业文化高质量、企业级的是没有变的。
可不可以从云计算角度介绍一下Visual Studio的性能提升包括它的开发流程开发调试,包括今天上午看到那两个段子手的演示,运维工程师说,现在所有的过程都可以自动化,他只需要负责监控等等就OK了。我想再深入了解一下这一部分。
潘正磊:这个话题比较大,我先给我自己打个小广告。我一会儿3点半有一个论坛就是专门讲DevOps,其实我们是2012年这个版本出了之后,差不多到现在五年了,我给大家一步步的讲我们第一步做了什么,第二步做了什么,它是企业文化和工具和产品架构几个方面同时推进才能达到我们现在这个效果的。所以这个一句话、半句话说不清楚。微软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平常是三年出一个软件包,现在三个月、三周就搞一个,现在还卖云计算了,到底内部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这么大的官到分会场演讲的,都是主题演讲完就走人,可以看到这一次微软的诚意,全球资深副总裁到分会场演讲,其他没有的。像我刚才说到了整个企业文化客户至上。如果不看营业额,我们看客户的使用量是有区别的。如果看客户使用量的话,从开发人员按照数量来说美国是全球第一,中国是第二大地区。
第一个问题就是跨平台方面的支持,我看到C#可能支持了Windows和iOS和安全卓的一些系统,我更感兴趣是对IoT的一些支持,我看到一条新闻是树莓派一个联机的模拟器现在已经开始联机到Azure IoT的中心了。我其实对这个很感兴趣,我没有听到,能不能再给我讲一些内容,我们有没有对物联网方面开发团队的支持或者开发者的支持?
潘正磊:有啊,因为我们现在的.NET开源和跨平台之后,我们不仅支持了Android、Mac、Linux,而且我们支持了十几个不同版本的Linux。
尤其是你如果对物联网感兴趣,像三星集团跟我们有一个非常密切的合作,因为他们自己有一套操作系统Tizn,是除了手机之外,是其他所有的它的电器产品里面用的物联网的开发系统。实际上它也在跟我们一起在.NET Core里面做很多工作,因为.NET Core最基础的支持,你跑在哪一个Linux上面是大同小异,差不得多。他们帮我们做了很多支持。
从树莓派上面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合适,因为像树莓派本身persist 足够地强大,所以可以支持.NET Core在上面跑起来。但是像我们今天早上DEMO小的IoT的kit,它是一个更小的MCU,就是它的存储器是非常小。像这里面不能跑大型的不管是Java、.NET基本上是不能跑的,跑了店就没了。
所以像这种我们会用其他的开发方式,我们CSHARP,如果你退一步看,从支持的场景来说是所有编程语言里面支持最全的,支持iOS、Android、所有的Linux版本、支持Windows有的场景我们基本上都支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Xamarin技术在企业里面是非常流行,我今天讲了21世纪不动产的故事,像在全球就是前两天像UPS,他们原来有自己的iOS APP,也有自己的Android APP,他们现在决定把这两个都砍掉,用Xamarin重新写,因为他们发现代码的重复使用率是超过90%的,所以等于两个不同的APP只需要一套代码就可以完成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企业生产力的提升。
还有一个小问题,有没有对区块链开发者的?我看下午有这部分是讲BlockChain,我想听听这部分,相对来说小众但是开发者很热的。
潘正磊:从技术支持来说有很多的可能性,我们这边有很多不同的技术团队在看这些技术,我们对相对的技术要分析哪些技术是适合于C#来支持的,哪些技术不适合C#技术来支持的。
我们现在正在看区块链,包括现在有很多AI上面的,就是从Model Training的角度,我们看C#也许不是特别合适的语言。但是你有了这么一个Model之后,现在要放到你的应用里面去,这样才能把这个Model的效果体现出来。这个接口我们一定是会做的,而且我们现在有新的CSharp语言功能来支持,把这个功能做的更好。
我们现在有没有总结出来一个面新云的新时代的软件工程方法论,包括新的学生想了解。
潘正磊:就是DevOps。
我们通过这几年的DevOps开发总结出来的团队是什么样的构成,流程是什么样的?现在我们的模型有什么变化,新的模型是什么?
潘正磊:真的确实是DevOps,DevOps不是我们微软发明的,是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大了之后都是发现需要这些基本模块的。比如说在我们的Azure团队,晚上出事了,警报响了谁接,开发工程师接。对我们来说DevOps就是一个团队,就是开发工程师接。这就是我们现在新的方法,你会发现,我们现在这套方法跟中国大的互联网公司的方法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这样的,完全都是互联网的玩法,是一样的。
你的起点不同会对你的起步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明天可能要来那些银行,包括我在美国见过很多大的公司,他们跟微软谈过,跟各种各样大公司都谈过,他一定是去硅谷看过,一定是看过硅谷这些全新的公司。但看完回来之后,跟我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他们的方式是很好,但是我不知道从我现在这一堆里面怎么能变到他那个方式。他们之所以约了跟我们谈,是我们原来也许比他们还要落后,我们原来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盒装软件的方式。我们变到了全新的互联网方式,他们要学的是这个经验。
胡德民:我补充两句,Julia这周一在上海去拜访了某家上海很大的银行,不能讲名字。他们的CIO,包括下面一级主管全部到了,包括测试中心、软开中心、质量中心等等,中间有一些对话。后来CIO直接说了一句话,你们不要再来跟我说你们是项目经理,你们全部都是产品经理。
刚刚Julia讲了开发的过程和方法是DevOps,DevOps是没有成熟度模型的,也没有标准的,也没有任何能够照抄的东西。特别是这一次,说实话我有很多很叛逆的想法。因为我们国内BAT走的很快,我们一些第三方大家会走的很快,特别是有一些来自互联网的最佳实践,由于互联网公司本身自己也要增加它的估值,也要在市场上做一些声音,无所以有些互联网才能用的东西感觉被捧的非常高。但是事实上传统的企业是“对不起,臣妾做不到”,有些东西真的是用很贵很多的东西、很贵的人堆砌起来的,传统行业做不到。
举一个例子,比如搭建一个全开源的DevOps框架,你跟开玩笑呢,每一个单独元件都没有做兼容性测试是不保证的,但是快速迭代,请问1.7版跟1.2版、3.6版怎么去匹配?是不是还要有标准委员会?我IT部门也就50个人,今天再去搞标准委员会去搞这个东西,再就是出了问题来support我?我又不是互联网公司,我能跟你这么自立自强吗?你别涮我了。
我们很多的企业就是这样,他们的痛苦就是这样,我今天看到你的数字转型是互联网那些东西,那叫干货。对不起,我拿来一样我都做不到。你说今天数字转型DevOps跟微软什么事,微软凭什么跟他们讲,微软就是一个扎扎实实的公司,你看我们是有财报的,我们不是看估值的。
潘正磊:可能还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其实我对中国这些厂商没有特别多的研究,因为我在总部工作我看的是全球的范围。
我为什么之前一直说我们是提供的是企业级的?因为我们在全球的范围内运行、运维。中国有中国独特的法律法规,欧盟有欧盟的独特法律法规,美国有美国的法律法规,所以我们要符合所有不同地方的法律法规,它所需要的成熟度是什么?我相信也许很多在中国的公司,我要跟他说GDPR,跟他说欧盟的compliance,跟他说美国的compliance,跟他说美国的标准,他可能完全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但是这些从我们作为一个基础云计算的提供商,Aruze是全球认证最多的云,因为我们要在全球这么多不同的环境下运行和运维。
所以我们说我们提供企业型的软件不是一句口号,是后面真的是跟着全球最大企业的认可和认同,真的是支持他们所需要的场景和他们所需要的法律法规等等。这个东西说出来一点都不炫,一点都不好玩儿,没有什么故事好讲,但是后面你要不做一堆工作就做不到,就是这么一回事。
胡德民:其实今天我们在Julia的演讲里也特别琢磨了这一段,今天你传统在on-premise环境的软件架构放到了云端,现在看起来越来越不是一回事了,这两个事情不是一回事。以前说只要把传统的东西放个虚拟机就上去了,Julia今天讲了目前这是最没有技术档次的,你还上云干吗呢?
再就是Paas的结构,我们用App Service变成是云端的运行架构,真正学问在后两个,Julia其实今天花了很多的时间在讲微服务跟无服务。这个是在on-premise端无法实现的,必须要在云端特别的环境下面。于是打造出的这样的趋势Kubernetes。现在我们总部的同事还在问我,我说,现在在中国大家全部在kubernetes 了。中国在这一段的追求是非常快的,可能很多传统企业还搞不清楚什么是容器,就是互联网已经在kubernetes了。再来就是已经走到无服务了,所以那个领域的软件架构设计又跟传统的靠着中间件做的这些事情又不同。
说实话我曾经中间这一年半到某一家另外公司留学了一下,我干那家公司的中间件,我现在真的觉得中间件这个东西是要快被淘汰的东西了,毫无前景。因为它所要做的事情,你要花费太多的代价做支撑基础架构,而这些事情现在云端分分钟的事情。
现在我们问题不是技术不到位,问题是我们怎么帮助这些实体行业,能够逐步的从那个很笨重的,怎么脱掉他们的乌龟壳,那个事情已经成为他们自己转型最大的障碍了。乌龟壳不脱掉就转不来,背着乌龟壳就必须继续做项目外包的模式,他的人就没有能力去掌握核心的东西,就永远无法从项目转型到产品。对不起,互联网竞争你根本豪无还手之力,目前我们看到从银行金融业开始到现在的制造业。
刚才跟我们聊的那家客人就说,我们现在再不改变,我们被互联网打的豪无还手之力。这句话由他们讲出来我是非常touch的,因为我以为他们还在安全范围里面,银行可能是最直接风口浪尖的,连他们那个行业都讲了不改变不行,因为被互联网压的喘不过气,所以我认为这一段是微软的使命,也是我们的优势。
请问微软怎么看待容器里面的安全问题,这个容器编排有很多安全性的问题,是大家或者传统企业不太敢用容器的一个原因之一。
潘正磊:你觉得容器安全跟虚拟机安全不一样吗?
我觉得它应该是在PaaS层面重写的一个安全,微软针对容器安全问题有没有一些策略?
潘正磊:我们跟客户交流,包括我们自己在使用容器,我们就是看容器里面安全最重要的有几部分。一个是容器它本身的。
还有客户打包在容器里面的东西,这部分看到最多的都是客户打包进去基本上都是各式各样的各种各样的OpenSUSE的东西。就像胡德民讲的其实没有一个特别好的机制来管控,一般来说很多企业客户没有足够多的经验知道怎么样去管理OpenSUSE的东西。而且根据你选用不同的OpenSUSE开源项目,你之前用的包是打包的,你一定要升到最新的版本才会打包。这些都是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也在跟很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在看,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个大的趋势,这个问题可能场景会越来越严重。
因为,我前几个月在美国的时候跟美国一个很大的健康保险公司的CTO在聊天,他的意思就是说他的手下有好多人,他这一个月的活儿就是把几千个补丁都打掉,打在它的Servers里面,打在它的Windows里面等等,各个层面都要打。现在这确实是运维团队很大的一个工作。
但是实际上云计算如果看他选用的解决方案,他如果选用虚拟机,这个问题没有帮他解决掉。如果选用Office 365,他不用打SharePoint的包,也不用再打Exchange的包,这部分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对于自己企业内部的开发应用,如果直接上虚拟机的话,这些操作系统和这个Java、J2E的补丁还得他自己打,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掉。现在使用的容器只是一个让它更加密集的方式,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他现在如果不用J2E,J2E包应该是Oracle打。你当初购买了,你有权跟他要这个包。你现在用了OpenSUSE的东西,没有人给你打包,你得自己知道打什么包怎么打,很多企业其实这方面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我最近在跟我的团队聊,从这个痛点来做一些什么事情能够帮助到这些企业,因为用开源软件趋势肯定是越来越多。其实我们也看到很多大的企业在用开源软件过程中,实际上是非常小心的,因为就是担心他用了开源软件之后后面没有一个人支持他,没有厂商的支持,那他怎么办?从美国和欧盟的一些合规性上看,你用的东西是不能没有技术支持的,所以对他们来说是有很多新的东西要考虑,这确实是一个大的问题。
胡德民: 我特别要讲的问题就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这里没有好坏的分别,不一定用开源就是高级,用商业软件就不高级。其实是他准备把那笔该付的成本付在哪里,但是你整个的balance和整杯水是没有少的。这是我们的一点点看法,今天如果你用开源,包括Java、Pascal全部支持,路全部打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他认为,AI的发展和影响被普遍低估,它所带来的变革将远超目前人们的认知,AI的进展速度异常迅猛,每次的技术飞跃都比人们预期的
GPU应用已深刻影响各类业务(搜广推、音视频、MMU、风控等)场景,快手内部GPU在线服务及离线训练任务均完成云原生化迁移。
目前华为 Mate X6 折叠屏手机仍然按照华为近年来的宣传管理,官方并没有就具体配置方案进行大张旗鼓的宣发,配置爆料信息也同样较
这个模型的最大特色便是深度思维链推理,尤其是在数学、代码以及各种复杂推理任务上,可以生成数万字的推理流程,让用户深度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