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11月07日 北京消息: 11月3日,华为云微服务引擎(Cloud Service Engine,简称CSE)正式上线,这是业界首个商用的企业级微服务应用管理平台,致力于为企业应用微服务化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加速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为了应对市场飞速变化的需求,企业不得不加快应对节奏。但是随着代码库的膨胀、逻辑复杂度的增加、模块耦合度加深,越来越多的开发团队的脚步越来越沉重。企业需要微服务化解决以上问题,又会面临复杂的技术要求。此次华为云发布的微服务解决方案产品——微服务引擎CSE,以低门槛、零改造、高可靠、开放开源等优势来助力开发团队实现快速交付,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或创新。
一致性等技术瓶颈成微服务化最大挑战
业界对微服务还未有一个精确的定义,但毋庸置疑的是微服务架构是企业应用架构的趋势。企业在创新过程当中,难免要经历大量试错,这就要求IT系统具备敏捷灵活、低成本的特点,否则企业将耗费大量成本在IT系统的开发运维当中,而无法将力量集中在自身业务上。微服务通过将传统单体应用拆分成一系列功能单一的服务,每个服务独立开发部署让业务上线和演进更快,同时微服务带来的可伸缩性让系统在线可用性更好。但随着应用被拆分成细粒度之后,分布式系统带来了远程调用问题、一致性问题,大量的微服务对运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解决随之带来的更为复杂的分布式管理问题成为了企业实践微服务的顾虑。
华为云微服务引擎化大为小化繁为简
如何利用微服务跑得更快,又不至于被繁杂的分布式系统管理工作所绊倒?微服务的实施注定不会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企业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平台、工具、策略去实施微服务。选择一个完善的微服务平台,能够帮助企业发挥微服务的最大价值,选择一个开放的微服务平台,能够帮助企业构建微服务生态圈。华为云此次推出的微服务引擎包含了微服务SDK、一系列的开发工具以及一站式微服务应用管理平台,同时还有专业的微服务解决方案团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支持,让企业纵享微服务带来的优点,无需关注背后的技术复杂性。
华为云微服务引擎架构图
CSE五大核心优势让微服务触手可及
针对企业级微服务解决方案,华为云微服务引擎提供了五大核心优势助力企业以低成本的方式平滑迁移上云,并高效稳定运行。
·低门槛:
√微服务框架开箱即用
√微服务流水线一键式构建、部署和上线
·零改造:
√提供ServiceMesh非侵入式方案,让遗留应用也能轻松上云
√兼容SpringCloud主流开源社区,与业界生态能力互通
·高可靠
√三十年电信行业高性能低时延应用经验积累
√经历华为终端云亿级用户,十亿级请求量考验
√http://servicecomb.io/cn/20+行业ISV合作伙伴
√30+微服务专业高级咨询师
·开源开放
√开源微服务框架ServiceComb (官网:http://servicecomb.io/cn/)
√活力无限的开源社区(社区地址:https://github.com/ServiceComb/)
CSE使能企业云化四大重要场景
针对企业微服务化改造过程当中常见的开发场景,华为云微服务引擎提供了多种特性以及工具去支持企业自如应对。
如果你对微服务引擎感兴趣,可以访问华为云官网微服务引擎产品页面,了解更多详情:http://www.huaweicloud.com/product/cse.html该产品在2018年3月31日之前都免费。
如果你对微服务架构感兴趣,欢迎加入华为云社区微服务引擎论坛参与我们的讨论:http://forum.huaweicloud.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622
这里有微服务大咖,也有微服务小粉,就差你这个微服务大侠啦!
华为云微服务引擎精彩活动预告:
11月7日 华为云中国行成都站:微服务引擎架构师与你面对面探讨CSE设计思想。
11月9日 西安程序员节:大咖为你现场讲述新出炉热腾腾的微服务引擎。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