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9月19日 北京消息: 由云计算所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使全球各地的公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创新产品与服务,并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随着业务的数字化,企业也要面对数字经济所带来的法律挑战。微软已制定了策略和措施来妥善管理数字化转型中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随着客户和合作伙伴业务数字化的深入,微软用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积累和专利库,帮助客户保护其在云端的创新,可使他们集中精力发展业务,并赢得数字化转型。
今天,我们宣布微软“Azure知识产权保护计划”将于10月1日正式在中国落地。届时,中国Azure用户也将像全球其他市场上的用户一样,享受到微软提供的知识产权保护。
自今年2月推出以来,“Azure知识产权保护计划”得到了来自各方的积极反馈。客户认为我们所提供的涵盖开源软件的无上限赔偿、多达10,000项的微软专利库,以及即用许可证承诺,对于他们管理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大有裨益。
很多客户反馈说,仅仅是10,000项专利库这一项,就足以有效威慑或阻止专利诉讼;而我们承诺的无上限赔偿所覆盖的广度,也是无人能及的。Azure上的独立软件开发商(ISV)尤其兴奋,因为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庞大的专利库,来充实其自身的专利实力。TechInsights认为:“微软‘Azure知识产权保护计划’所提供的专利库规模,远远超过了甲骨文(Oracle)、谷歌(Google)、亚马逊(Amazon)和VMWare。”微软Azure的友商中,没有一个能够像微软这样慷慨。更让人信服的是,所有符合要求的Azure用户都可免费享用这些知识产权保护。
在中国推出“Azure 知识产权保护计划”贯彻了微软全力打造全球规模云服务的承诺。Azure目前已经在全球覆盖42个区域,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在中国,基于微软技术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从2014年3月开始正式商业运营。其他任何云服务商都很难企及微软智能云遍及全球的脚步,当Azure已经在中国成功运营多年之后,某些服务商还没有真正站稳脚跟。
“Azure知识产权保护计划”给用户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一份由IPlytics进行的调查显示,2011年以来,专门以专利诉讼牟利的“非执业实体(NPE)”在云计算领域的专利储备已经增加了130%。自2012年以来,与云相关的专利诉讼在美国已经增长了700%。这样的趋势同样出现在中国。从2011年到2016年,中国的专利诉讼数量增长了158%。从2015年以后,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中国推出的“Azure知识产权保护计划”已经得到了我们客户的认可。总部设在北京的摩拜单车是全球最大的共享单车企业,他们利用Azure云平台将其业务快速拓展到包括英国曼彻斯特在内的广大海外市场。摩拜单车CTO夏一平表示:”摩拜单车已在全球7个国家拓展了共享单车业务。在一些地区摩拜单车选择了与微软智能云开展合作。而‘Azure知识产权保护计划’则大大降低了摩拜单车在相关市场可能遇到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潜在风险。微软在技术与法规层面提供的多重保障,让摩拜无后顾之忧地在使用云端服务助力业务发展。”
“Azure 知识产权保护计划”已在海外落地。在中国落地后,Azure用户在全球各地部署他们的SaaS 应用时,都能信赖微软的知识产权保护。
关于 “Azure知识产权保护计划”的更多详情,请参考官方网站:https://wacn-ppe.chinacloudsites.cn/support/azure-ip-advantage。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今日发布Gemini Enterprise,这是一个集成了先进AI模型、聊天机器人和智能代理的一体化企业平台。该平台提供统一聊天界面,可安全连接各种数据源,包括Google Workspace、Microsoft 365等企业应用。平台内置超过1500个AI代理,支持无代码构建工具,用户可创建自动化工作流程。标准版年费每席位每月30美元起。
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华为和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开发出革命性3D人体重建系统Snap-Snap,仅需正面和背面两张照片即可在190毫秒内生成完整3D人像。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方法对昂贵设备和复杂人体先验模型的依赖,通过智能几何推理和侧面增强算法实现高质量重建,为虚拟现实、游戏开发等领域的大众化应用奠定基础。
OpenAI推出的AI视频生成应用Sora在不到五天内下载量突破100万次,增长速度超过ChatGPT。该应用类似TikTok,提供无限垂直视频流,但所有视频均由AI生成。用户只需输入提示词即可创建10秒视频,还可通过Cameo功能制作个人视频。尽管目前仅在北美地区开放且需要邀请码使用,但已引发版权争议和娱乐行业反弹。
这项研究介绍了aiXiv——首个专为AI科学家设计的开放学术平台。该平台由多伦多大学等18个机构联合开发,支持AI独立完成论文提交、同行评审和发表全流程。通过多智能体架构和五阶段安全防护机制,平台实现了81%的评判准确率,并显著提升了AI生成研究的质量。这标志着科学研究范式的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