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8月28日 北京消息:当你打开Google Earth,你会寻找何处?大多数人的目光都会落在一个同样的地点——家园。
生活在不同国家、文化和气候下的人们对“家”有着不同定义。因此 Google Earth 推出了“This is Home”项目,带用户领略遍布全球的传统家园建筑。大家可以走进尼泊尔坎查·夏尔巴(Kancha Sherpa)的多彩家园,还可以深入沙漠,了解贝都因人(Bedouin)长期受到干旱影响的生活。
从那时开始,Google Earth 已经走过六大陆的许多家园,在近期又有 22 处更新。位于福建的承启楼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中国福建的承启楼:江先生就住在这里。这座庞大的建筑采用环形墙壁,客家人曾用它来抵御土匪、野兽和军阀的袭扰。
几个世纪前,客家人从中原南迁来到这片山区,他们为了防范土匪、野兽和军阀建造了大量名为土楼的建筑。土楼为圆形或方形,拥有加固外墙、露天庭院和戒备森严的大门。在福建农村地区,可以看见数千座三五成群的土楼。200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 46 座土楼为世界遗产地,其中也包括被称为“土楼之王”的承启楼。作为这座十七世纪建筑的第十五代传人,江先生很乐意为游客展示他的家园。
土楼外墙用泥土混杂树枝、竹子和干草压实制成,地基采用鹅卵石,总体高四层,屋顶呈锥形。醒目的同心圆结构使得这座土楼与众不同。中心是一座用于集会和举行仪式的古老祠堂,旁边还设有私塾教室与一座饭馆。最大的圆环建筑为住宅区,分为72个竖直分区,每个区域的一楼都设有厨房,楼上为粮仓,最上面两层为卧室。如今土楼已经通电,楼内另有阴阳两口水井。
承启楼最鼎盛的时候曾居住 800 位居民。现年 69 岁的江先生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代,他曾在土楼的走廊里与小伙伴们玩过捉迷藏。但是今天土楼的居民已不足 200 人,而且大多是像江先生这样的老人。许多年轻人已经抛弃了承启楼这样的土楼,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享受自来水等现代化便利设施。不过附近的土楼里仍有家庭居住。传统的生活方式可能正在消逝,但新兴的旅游业有助缓解这些社区的经济压力,以便帮助他们保存这段鲜活的历史。江先生现在在这里担任导游,出售小饰品,他希望有更多游客能前来参观土楼。
除承启楼外,此次更新的 22 处家园建筑中还包括印尼特洛珍(Torajan)抵御雨季侵袭的房屋、不断变换形状的蒙古包、马达加斯加西南海岸的村庄和台湾排湾族的萨满将现实与精神世界合而为一的家园。
感谢这些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家园与生活的居民。向全世界分享不同的家园、习俗与文化,Google Earth 将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