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决定启动AMP项目的谷歌,初衷其实是这样的 原创

AMP是谷歌在2015年推出的网页加速项目,通过AMP runtime JS框架, 新定义了 HTML标签,限制外部加载CSS和JS,利用第三方缓存的预加载和预渲染,提升移动端页面的载入速度。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8月23日 北京消息(文/孙博):“随着前端技术的增多,加上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前端工程师不得不学习各种框架和模块,页面变得越来越复杂,代码也越来越难懂晦涩”, 谷歌(中国)移动解决方案负责人谷盛感慨做一名现代的前端工程师有点艰难。

8月10日-11日,在由听云、极客邦和InfoQ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应用性能管理大会(简称APMCon 2017)上,谷盛发表了题为《The Modern Mobile Web - From AMP to PWA》的演讲,现场解读了Google AMP (Accelerated Mobile Pages ) 项目的整个历史背景,同时阐明提升移动网页在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的呈现性能的重要性和AMP与PWA(Progressive Web Apps) 协同工作的必要性。

AMP是谷歌在2015年推出的网页加速项目,通过AMP runtime JS框架, 新定义了 HTML标签,限制外部加载CSS和JS,利用第三方缓存的预加载和预渲染,提升移动端页面的载入速度。

“目前情况很残酷,平均每个网页的服务请求大概是214个,其中50%是跟广告相关。而在3G环境下,页面的加载速度平均是19秒。这样一来,77%的网站首页在3G环境下加载速度超过10秒。”谷盛谈到,10秒的网页加载速度,意味着绝大部分用户会失去耐心,更意味着77%的页面可能从来不会出现在移动设备上。

因此,谷歌推出了“AMP”,用来提升移动网页的加载速度。并且能够实现平均小于1秒的网页打开速度,而快的原因则是因为基于AMP的移动网页够“简单“。首先专为移动设备设计的网页,避免不必要的流量;其次,优化资源加载顺序,用户所需资源可以优先下载;最后用CDN缓存解决了移动端加速的问题。

谷盛谈到的另一个关键字“PWA”,是谷歌推出的另一个开源项目,目标是基于现代化浏览器的能力来提供一个用户友好的网页应用。

PWA有几个特性,让移动网站更接近原生应用,首先是离线缓存,可以让客户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时候仍可以使用部分服务,其次是添加到主屏幕,它可以像移动应用一样,主屏幕打开,并且有开屏画面。第三个是推送通知,可以像原生应用一样推送通知,用户可以点击并打开它的PWA站点,完成一次再拉活。第四叫Credential Management API,可以帮助用户完成一键注册、登录。此外还有Payment API, 让用户更快速的完成支付。

对于“AMP”和“PWA”,谷盛说其实是可以协同工作的。例如阿里巴巴速卖通平台就是一个AMP和PWA相结合的购物模式。从用户在搜索引擎结果中打开基于AMP的移动页面,到快速浏览AMP商品详情页面,再到PWA上最后完成登录、下单、付款,用户可以感受到良好的“快速”购物体验。

在本届APMCon 2017会后,针对以上提到的内容,谷盛接受了至顶网记者的独家采访,听他谈目前移动网页的发展趋势,以及AMP技术的具体细节。

谷歌在2015年启动了AMP项目,当时的初衷是什么?

 

谷歌(中国)移动解决方案负责人 谷盛

问:在您看来,影响移动网页用户体验的关键有哪些?

谷盛:我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是速度,第二是性能。速度很简单,是否有办法很快的去打开页面,看到我想看的内容。性能是说当我打开网页,能不能完成我想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很直接的诉求。比如说我能不能打开我想看的新闻视频?能不能在网页上完成一个闭环的商品购买流程?这些很重要,也是非常直白的。

如果畅想未来的话,其实还有很多关键点。比如我们的网页能更聪明一点、可以提前了解用户想做什么,更了解用户的兴趣和关注点,从而有针对性、个性化预加载或者推荐一些服务给他,这当然是一个很理想的诉求。

问:谷歌在2015年启动了AMP项目,当时的初衷是什么?

谷盛:其实就像它名字一样——加速移动网页,初衷就是让移动网页变更快。互联网兴起的时候,内容都是集中在网页上,随着移动设备的兴起,很多网站开发者很难去适配各个浏览器和各种尺寸的设备,

这就导致很多基于web进行的交互变得很差,页面的加载通常都很缓慢,渲染不稳定且浪费很多流量。

此外,网页的商业模式是以广告为中心,站长们在思考如何平衡用户体验与商业化需求的矛盾。但事实上,站长们已经妥协,他们的网页上有数不清的的广告代码和监测代码。这导致的结果就是网页越来越慢,用户体验越来越差。谷歌看到了这些,觉得有必要改善一下,这是第一。

第二,自从智能手机出现后,App变得非常流行,比如大家每天要发微信,用微博,都要有App,但是对于很多垂直领域,比如新闻媒体来说,是否有必要做一个APP呢。设想一下,如果做了App后,要花很多的精力去推广安装、维护、去拉活用户,有数据统计,平均每月每人使用的App数量不会超过10个,并且70%的已安装App只被用过一次就卸载了,所以对于很多品类来说,App的ROI可能会非常低,但是web就很好,非常简单,很容易通过搜索引擎去发现,也容易通过链接分享给朋友, 与网页的互动也非常简单,只需要点击链接,就可以打开,无论你是用的是智能机,平板电脑,甚至是功能机,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工作。任何新的功能,无需下载更新,都可以实时体验到。所以在很多垂直领域,没有办法做成大平台,那我可不可以通过别的平台把内容展现出来?很简单,比如说社交媒体,或者通过搜索引擎,所以谷歌基于很多这样的考虑,决定把整个生态系统变得更完善,推出一个标准,让大家能够简单快速的开发、呈现内容,这是AMP的初衷。

问:基于AMP标准的移动网页呈现的内容跟原生网站内容是否是一模一样的?

谷盛:可以说是一样的,因为它们是一一对应的。站长或者媒体自己来决定怎么样做这个AMP页面,加什么广告和监测的标签,注意这些是AMP认证过的标签,然后AMP平台帮它们去缓存页面并呈现在搜索结果或者社交媒体上,所有的决定权都在网站自己手里。

问:在发布两年的时间中,AMP项目在国内外市场的应用情况如何?

谷盛:现在全球已经有超过20亿的AMP页面,大概有90万家网站使用了AMP技术,超过100家广告平台和分析工具供应商支持了AMP。在国内,2017年初得到了百度、搜狗的支持后,6月腾讯的QQ空间也宣布支持AMP,今年下半年还有更多的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会加入到AMP阵营里。

问:用AMP技术是否需要跟谷歌签署某种协议?

谷盛:这是一个误区。AMP是隶属于W3C的一个开源标准,按AMP标准写出的网站,可以在任何地方呈现,主要看网站是否愿意被搜索引擎爬虫爬取,这个和谷歌没有任何关系。

问:未来是否会有全部基于AMP的网站出现?

谷盛:现在很多网站是由传统的HTML页面加一部分AMP的页面组成,AMP使你的网页快速启动,迅速完成第一跳,后续的页面可以使用PWA技术, 就像原生应用一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的用户体验。

至于说未来有没有纯粹的AMP的网站,目前就有,一家土耳其网站Mynet就是这样的, 他们认为AMP的功能已经足够用了,所以将全部移动网页都基于AMP技术进行开发,大家可以访问试试(m.mynet.com)。在中国市场,我们还需要把AMP的生态做起来,包括AMP平台、网站媒体及广告网络分析工具等等,AMP本身很简单,又是开源的,我坚信未来在国内,一定会有全部基于AMP的网站出现。

来源: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17

08/23

10:05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
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