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6月12日 北京消息:在云和移动的互联网时代,什么样的公司能够引领未来,成为新经济的风向标? 6月11日晚,阿里巴巴钉钉在深圳举办的品牌升级战略发布会给出了答案。钉钉发布了依据大数据总结出的具有共性的“三定律”,并依此发布了“酷公司”排行榜。钉钉负责人陈航(花名无招)说,符合“三定律”的公司不但很酷,而且代表着未来。
钉钉负责人陈航发布中国酷公司行业排行榜
钉钉此次战略发布会形式新颖,借助深圳卫视的“超级发布会”,在流程上实现了科技产品发布与电视节目的完美结合,阿里巴巴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高晓松,原央视著名主持人、紫牛基金合伙人张泉灵,芬尼科技创始人宗毅等人到场,与陈航一起登台互动,阐述了钉钉“酷公司”的三个关键词:敢不同、自驱力和社会责任。
敢不同”的企业在改变世界
“什么是敢不同呢?”陈航先拿苹果公司举例,十年前键盘手机当道,但乔布斯取消了手机按键,改变了世界上大部分人使用手机的习惯。乔布斯具有敢于改变世界的气概,他就是敢不同的代表。
陈航还提到埃隆·马斯克的名言,“地球不配埋葬我,我会在火星结束生命。”马斯克觉得环保很重要,就打造了特斯拉电动车;他想要殖民火星,就自己建立了Space X;他想要交通快,就“开发”了把人“发射”出去的超级高铁。
正是“敢不同”的气概,让苹果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特斯拉和Space X影响着未来。
张泉灵对此表示认同,她的观点是“敢不同,是最高回报的投资”。而且她自己也在践行着“敢不同”。从央视主持人兼记者,转型去做创投,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张泉灵说,“敢不同和创新往往只有一线之差,一旦你成功了,你就是创新,如果你不幸失败了,至少,你是个敢不同的人。而创业就是向死而生,只有敢于不同才能脱颖而出。”
此时,陈航补充说,钉钉超过300万家企业组织,其中有很多敢不同的创业者。说完,他介绍芬尼科技创始人宗毅上台。
芬尼科技是钉钉的共创企业。陈航眼中,宗毅是一个相当“敢不同”的人,他只做别人没做过、不敢做的事。他是中国100位最具创意的企业家之一,运营着十几家公司的同时,还有闲暇开着电动车环游世界。
宗毅说,他的裂变式管理与钉钉组织架构完美结合,才让他有了敢不同的资本,管理十多家企业非常轻松,“要帮助员工们释放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
高晓松现身说法谈自驱力
钉钉“酷公司”的第二个共性关键词是“自驱力”,陈航说,有自驱力的人,才有可能永远保持着最旺盛的工作热情,保持着竭尽全力的工作态度,当他们将内心的潜能全部倾注在工作上,这家公司必然会自己快速前进,而不是靠老板自己一个人带动。
高晓松对此深表认同,他引用生物进化论对此阐述,认为自驱力来自生命力。他还讲述了他在阿里巴巴被下属驱动的案例。正在台上讲述时,有下属甚至通过DING消息追他到现场讨论工作。
高晓松以此举例说,阿里巴巴这个企业,是他见过最大的自驱力企业,“在钉钉上,让你根本就不需要管理,反倒是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被管理者。”
“阿里巴巴崇尚的互联网管理思维,使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是一种平等、透明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我们能够像朋友一样的工作,而自驱力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开始萌芽的。”高晓松说。
社会责任是酷公司担当
在阐述“酷公司”第三个共性关键词 “社会责任”时,陈航说这个关键词的发现,来自于一家特别的钉钉用户——远大集团。
“远大集团只做商用空调,迄今为止还没有上市,只是为了将企业的使命和价值——环保——心无旁骛的执行下去。”陈航说,“远大董事长张跃是我的好友,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答了我四个字:这是责任。”
除了远大,陈航和张泉灵还一起介绍了蚂蚁森林团队。这个团队仅10余人,一个虚拟团队,每个人都不是全职在做。但截止到今天,蚂蚁森林用户已达到2.2亿,累积减排达到67万吨,成功在阿拉善地区种下了845万棵树。
陈航说:“我相信这样的团队,必然是兼具敢不同,自驱力的,在这两者的驱动下,最终实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表达。”
当张泉灵问及钉钉的社会责任时,陈航说,钉钉的社会责任是实现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社会资源的平等,把所有中小企业都纳入到一个共享平台,打造一个公平、透明、高效的共享平台,让所有企业都能够平等、自由的享受互联网红利。
“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一起来感受自我与环境连接后的快乐。我们也希望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路上跑得更快,一起向前。”陈航说。
此次发布会,钉钉还发布了最新的3.5版本更新,其中最重要是为多个行业打造的“样板房”、钉钉指数和DING功能2.0。其中DING功能2.0增加了强大的会议DING功能,不但可以即时统计参会人员,还能把会议结论转化成任务分配下去,极大提高了信息触达效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